《孟子·盡心上》記載:桃應(孟子的學生)問:舜做天子,皋陶(舜的大臣,很正直)做法官。假如舜的父親瞽叟殺了人,該怎么辦?孟子說,把他抓起來就是了。問:舜不會禁止嗎?答:怎能禁止呢,這是皋陶的職分呀。問:那舜怎么辦呢?答:“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。竊負而逃,遵海濱而處,終身欣然,樂而忘天下?!?/p>
棄天下:指丟下天子不做。敝屣:破鞋子。本段意思是:舜很孝,又很正直,他當天子,爸爸殺了人,理應逮捕。他既要盡孝,又不能禁止下屬捕他爸爸,他只有放棄天子不做,偷偷把他爸爸背跑到海濱,和和樂樂過一輩子。本條:舜把丟棄天子不做看作像扔掉破鞋一樣。本義是說舜孝,正直。寧愿不當天子,也要保全父親。后指不愿為高官。
上一篇:《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
下一篇:《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