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·枚乘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種樹畜養,不見其益,有時而大;積德累行,不知其善,有時而用;棄義背理,不知其惡,有時而亡。”
本段大意:經常做好事,并看不出它的后果,但說不定什么時候會出現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的結局。行:xìng,品行。不知:不覺得。有時:不定什么時候。用:用處。這里指受益。本條大意:經常做好事,也不覺得有什么好的后果,但說不定什么時候會見到效益。意思是善有善報,只是說不定在什么時候報。
同義語: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
漢·枚乘《上書諫吳王》:“種樹畜養,不見其益,有時而大;積德累行,不知其善,有時而用;棄義背理,不知其惡,有時而亡。”
本段大意:經常做好事,并看不出它的后果,但說不定什么時候會出現善有善報、惡有惡報的結局。行:xìng,品行。不知:不覺得。有時:不定什么時候。用:用處。這里指受益。本條大意:經常做好事,也不覺得有什么好的后果,但說不定什么時候會見到效益。意思是善有善報,只是說不定在什么時候報。
同義語: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
上一篇:《積土成山,風雨興焉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
下一篇:《積敝之后,易致中興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