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憐無定河邊骨,猶是春閨夢里人。
語出唐·陳陶《隴西行》四首之二。詩曰:“誓掃匈奴不顧身,五千貂錦喪胡塵。可憐無定河邊骨,猶是春閨夢里人。”無定河:黃河支流,發源于內蒙古高原,流經今陜西榆林一帶。因水流湍急,夾泥帶沙,河道、深淺無定,故名無定河。猶:還,卻。這兩句詩的意思是:可憐無數戰死在無定河邊的將士,已成了一片白骨,可家中的妻子卻還在春閨里夢見他們,希望早日團聚呢。描寫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,悲痛欲絕?!短圃娙偈住放唬?ldquo;較之‘一將功成萬骨枯’句更為深痛。”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描述戰爭給人間帶來的凄慘畫面。
例如
①夜聲里,似有扶蘇的嗚咽,似有唐代詩人陳陶的千古絕句在長吟:“可憐無定河邊骨,猶是春閨夢里人。”那是凄迷悲壯的前天,已隨河水流逝了。(摘自和谷《綏德漫步》)
②無定河像一條金線串連著一片片新拓的綠洲。唐代詩人描繪的“可憐無定河邊骨”的悲慘歷史畫面,如今在這里已經了無痕跡,替代它的是一派“可愛無定河邊綠”的動人景象。(摘自李耐因等《沙漠的希望》)
③國人至今看歷史,還喜歡歌頌頻于征伐、開疆拓土的君主,今日之青年還為古代專制帝王的虛榮而歡呼。而我卻經常想起“一將功成萬骨枯”、“可憐無定河邊骨,猶是春閨夢里人”,以及《吊古戰場文》、《兵車行》等。(摘自資中筠《常懷千歲憂》)
④小說更根本的缺陷在于,作家描寫了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政治、軍事斗爭,卻絕不觸及人的靈魂,甚至連“可憐無定河邊骨,猶是春閨夢里人”的人道主義也十分罕見。小說成了勾心斗角、爾虞我詐、血腥屠殺的大展覽。(摘自翟業軍《靈魂的廢墟——長篇小說批判》)
上一篇:杜甫《爾曹身與名俱滅,不廢江河萬古流》譯文解讀
下一篇:僧志南《沾衣欲濕杏花雨,吹面不寒楊柳風》詩句解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