爾曹身與名俱滅,不廢江河萬古流。
語出唐·杜甫《戲為六絕句》之二。詩曰:“王楊盧駱當時體,輕薄為文哂未休。爾曹身與名俱滅,不廢江河萬古流。”爾曹:你們這些人,指嗤笑前輩的人。不廢:無傷,不傷害。江河:長江、黃河,比喻如江河永存的初唐四杰(王勃、楊炯、盧照鄰、駱賓王)。這兩句詩的意思是:你們這些嗤笑四杰的人,自身與名聲將隨著時間的流逝一起消聲匿跡,卻絲毫無害于四杰作品照樣像長江大河一樣,奔騰不息,萬古長流。杜甫以詩論詩,“別開異境”(李重華《貞一齋詩話》)。史炳《杜詩瑣證》解此詩云:“言四子文體,自是當時風尚,乃嗤其輕薄者至今未休。曾不知爾曹身名俱滅,而四子之文不廢,如江河萬古長流。”這兩句詩,通過藝術的形象來闡述道理,把哲理寓于具體的事物之中,讀來染人,故久傳不衰。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或其中部分語句來贊美某人的作品成就非凡,將如江河一樣萬古長流等。
例如
①近年來,國外某些角落,有人妄圖掀起貶低魯迅的浪潮,國內也有人起而嘁嘁喳喳,國外有人患感冒,國內也就有人跟著打噴嚏,真個是“銅鐘西崩,洛鐘東應。”靈驗得很。面對這種情形,我首先想到的就是“李杜文章在,光焰萬丈長”,“爾曹身與名俱滅,不廢江河萬古流”那樣的詩句。(摘自秦牧《舉起學習魯迅的火炬》)
②“爾曹身與名俱滅,不廢江河萬古流。”重名者們的悲哀正是在此。(摘自孫以蓀《“名”的雜話》)
③明末的阮大鋮算得上才學之士,著述創作都夠上乘。但由于他依附閹黨,迫害清流,操守卑污,喪失了民族氣節,投降異族,為人所不齒。因此,他的作品都“身與名俱滅”了。(摘自李汝倫《“不朽之盛事”斷思錄》)
④“不廢江河萬古流”,大運河,除了供海內外游客觀光游覽外,還在發揮大動脈的功能。(摘自薛家柱《大運河通向錢塘江》)
⑤遺忘的理由不外乎兩種:一種是歷史長河“爾曹身與名俱滅,不廢江河萬古流”的自我激濁揚清,另一種卻是歷史的“選擇性短期遺忘”。(摘自胡宗剛《不該被遺忘的胡先骕》)
上一篇:曹操《白骨露于野,千里無雞鳴》名句解讀
下一篇:陳陶《可憐無定河邊骨,猶是春閨夢里人》名句解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