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。
【出處】唐·李紳《憫農二首》
【譯注】正午日頭高照,農民在田里為禾苗鋤草,身上的汗水不停地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。
【用法例釋】用以形容烈日下在田間鋤地或干其他農活,汗流浹背。[例1]我自覺地放棄了閑逛蕩、串門子和走親戚,而是每天都隨父親扛著鋤頭,在烈日炎陽之下,在半人多高的包谷地里,一鋤一鋤地書寫著人們早已熟知的那兩句唐詩: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……(蕭重聲《父親的淚》)[例2]我們在密集閉塞的棉桿中間摘花,渾身上下都被熱汗浸濕了,在出了棉田回到干校的路上,衣服又被太陽曬干了。這時我們體會到古詩中“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”句中的甘苦,我們身上穿的一絲一縷,也都是辛苦勞動的果實啊!(冰心《關于男人(之五)》)
上一篇:《重湖疊巘清嘉.·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長安陌上無窮樹,唯有垂楊管別離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