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靜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愛而不見,搔首踟躕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靜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愛而不見,搔首踟躕。
【出處】先秦·《詩經·邶風·靜女》
【譯注】溫柔的姑娘那么漂亮,等我到城墻根去約會,卻又故意藏著不出來,急得我搔著頭皮,左右徘徊。靜女:文靜美麗的少女。姝(shū):美好。俟(sì):等待。 隅(yú):角落。 愛:隱蔽。踟躕(chí chú):徘徊不定。
【用法例釋】用以形容男女約會時焦急等待對方的情狀。[例]一個沒有過愛情經驗的人,當然也不會從《詩經·靜女》中“靜女其妹,俟我于城隅;愛而不見,搔首踟躕”的詩句聯想到自己和戀人的一次約會。(柯漢琳《日常審美心理》)
上一篇:《青海戍頭空有月,黃沙磧里本無春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預支五百年新意,到了千年又覺陳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