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秋陰不散霜飛晚,留得枯荷聽雨聲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秋陰不散霜飛晚,留得枯荷聽雨聲。
【出處】唐·李商隱《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》
【譯注】秋空上陰云連日不散,落霜較晚,所以到了深秋還留得一池凋殘的荷葉,可讓我聽到雨打枯葉的聲音。霜飛晚:霜期來得晚。
【用法例釋】用以形容秋風冷雨中枯荷的凄美景致。[例]到了秋冬時分,我再去公園探看時,那碧荷紅蓮的美景,竟已幻化成了一池枯枝敗葉,委棄在泥淖中。在秋風中孤寂地搖曳的枯荷瑟瑟作響,宛如瀟瀟秋雨淅瀝。我想起李義山兩句詩:“秋陰不散霜飛晚,留得殘荷聽雨聲。”凄清悲涼之極。(陳丹晨《〈枯荷聽雨〉后記》)
上一篇:《神仙有無何渺茫,桃源之說誠荒唐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秋風吹不盡,總是玉關情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