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回樂烽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回樂烽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。
【出處】唐·李益《夜上受降城聞笛》
【譯注】回樂縣烽火臺前的沙漠,在月光映照下,像白雪似的;受降城外的月色銀白如霜。回樂烽:回樂縣的烽火臺。回樂縣故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西南。受降城:唐代有三座受降城,為抵御突厥所筑,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區。外:一作“下”。
【用法例釋】用以形容沙漠、沙灘等地月冷沙白的景色。[例]白日里那金黃色的沙丘,這時卻變成了瑤池瓊山,一切都沐浴著柔軟的月色。啊,多么美麗充滿魅力的夜色! 唐朝詩人李益寫道:“回樂峰前沙似雪,受降城外月如霜。”傳神極了! (鄭伯賢《神秘的沙漠》)
上一篇:《嚶其鳴矣,求其友聲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城中桃李須臾盡,爭似垂楊無限時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