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神龜雖壽,猶有竟時。騰蛇乘霧,終為土灰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神龜雖壽,猶有竟時。騰蛇乘霧,終為土灰。
【出處】三國·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·龜雖壽》
【譯注】神龜雖然長壽,也有死的時候。騰蛇盡管能乘霧上天,但最終要落地化為土灰。神龜:傳說中壽命最長的龜。竟:終了。騰蛇:傳說中像龍一樣的神蛇。《韓非子·難勢》中說,騰蛇可騰云駕霧以升天,不過一旦失去云霧,也同蒼蠅、螞蟻一樣,不免要死掉化為塵土。
【用法例釋】用以說明動物或人壽命再長也終有一死,亦用以說明再強大的事物或人也終有衰亡的一天。[例]曹操在《龜雖壽》一詩中寫道:“神龜雖壽,猶有竟時;騰蛇乘霧,終為土灰。”龜壽號稱千年,可謂之“神”;騰蛇(龍)乘霧上升,傳說為“靈”。然而,一個難免一死,一個終究成灰。人世間的一切何嘗不是如此呢? (陳揚炯《哲學(xué)漫談》)
上一篇:《碩鼠碩鼠,無食我黍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稻米流脂粟米白,公私倉廩俱豐實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