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天上浮云似白衣,斯須改變如蒼狗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天上浮云似白衣,斯須改變如蒼狗。
【出處】唐·杜甫《可嘆》
【譯注】天上飄浮的云像白色的衣衫,可是一會兒又變成一只黑狗的模樣。斯須:一會兒。蒼狗:黑色的狗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形容高天流云的變幻多姿。[例]云,變幻著,或朝霞,或暮靄,或白云飄飄,或烏云滾滾,或人或鬼,或牛或馬,“天上浮云如白衣,斯須變幻如蒼狗。”(韓靄麗《白云蒼狗》)二、用以比喻變幻無常的現象。[例1]杜工部《可嘆》詩有句曰:“天上浮云如白衣,斯須改變如蒼狗”,即以浮云的無常變化,比喻人世間的變化無狀。這個比喻用在靳輔的際遇上,最好不過。(馬東玉《清代著名河臣靳輔》)[例2]靈感稍縱即逝,正想落實一下,具體些,清楚些,已經成了陳跡了。重復一遍,修改一道,都會有變幻。杜甫的詩:“天上浮云如白衣,須臾改變成蒼狗。”完美的境界,是無從久住的。(吳伯簫《無花果》)
上一篇:《大江東去,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無賴是揚州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