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乍暖還寒時候,最難將息。三杯兩盞淡酒,怎敵他晚來風急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乍暖還寒時候,最難將息。三杯兩盞淡酒,怎敵他晚來風急。
【出處】宋·李清照《聲聲慢》
【譯注】深秋時節,忽熱忽冷,最難調理。兩三杯淡酒,怎么抵擋得住晚上急勁的寒風。乍:忽然。將息:調養,調理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形容天氣忽冷忽熱或初暖還寒,或說明這樣的天氣尤難適應。[例]元宵過后,有幾天熱得穿短袖襯衫還汗流浹背。可是到了農歷二月中旬,忽然又冷了起來,晚間睡覺時蓋一張毛毯,半夜醒來,凍得直哆嗦。怪不得李清照有一句名句:“乍暖還寒時候,最難將息。三杯兩盞淡酒,怎敵他晚來風急。”(黃秋耘《偶思錄》)二、前兩句用以比喻情況不明,似好似壞,讓人不知如何是好。[例]在《人啊! 人》出版以后的半年之內對我是乍暖還寒天氣,最難將息。我沒辦法使天氣明朗起來,只能等待。(戴厚英《做人·作文·我的故事》)
上一篇:《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二十四橋仍在,波心蕩,冷月無聲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