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火透波穿不計春,根如頭面干如身。偶然題作木居士,便有無窮求福人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火透波穿不計春,根如頭面干如身。偶然題作木居士,便有無窮求福人。
【出處】唐·韓愈《題木居士二首》
【譯注】一段枯木遭雷劈火燒,又被雨打水淹,經磨歷劫不知多少年,它的樹根變得像人的頭和臉,樹干像人的身軀。偶然有一天,枯木被命名為木頭偶像,便引來無數拜神求福的人。火透:雷擊火燒。波穿:雨淋水淹。不計春:不知多少年。題作:題名為,命名為。木居士:木頭偶像。枯木因形狀像人而被人們尊崇為敬奉的偶像。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形容枯木、樹根或木雕、根雕形狀酷似人形或其他物形,讓人稱奇或被視為珍異。[例]韓愈有一首描寫根雕的詩:“火透波穿不計春,根如頭面干如身。偶然題作木居士,便有無窮求福人。”千百年深埋地底的老樹根一旦被挖掘與雕琢,便是絕妙孤品,古樸俱見天真。(林瑋琳、袁婷《雕得老根韻天成》)二、后兩句用以形容迷信鬼神,拜神求福的現象,亦用以諷刺人一旦成名得勢,趨炎附勢者眾多。[例]退之云:“偶然題作木居士,便有無窮求福人。”可謂切中時病。凡世之趨附權勢,以圖身利者,豈問其人賢否,果能為國為民哉! (黃徹《鞏溪詩話》卷二)
上一篇:《火樹銀花合,星橋鐵鎖開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狂風落盡深紅色,綠葉成陰子滿枝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