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楊花榆莢無才思,惟解漫天作雪飛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楊花榆莢無才思,惟解漫天作雪飛。
【出處】唐·韓愈《晚春》
【譯注】楊花、榆莢色澤單調又無香味,就像毫無才思的文人,只知道像雪花一樣漫天飛舞。楊花:柳絮。榆莢(yújiá):榆樹的果實,即榆錢。榆樹未生葉時,先在枝條間生榆莢,榆莢老時呈白色,隨風飄落。無才思:指楊花、榆莢缺乏美色香味,不屬于爛漫馥郁的花卉,好比人沒有才思,寫不出華美的文章。惟解:只懂得。
【用法例釋】用以形容柳絮、榆莢等花絮漫天飛舞的景致。亦用以比喻不揣淺陋,勇于表現的精神或不知高低,班門弄斧的行為。[例]收集在這里的零零散散的文字,是我自大學三年級以來十年學耕的幾乎全部的收獲。……唐韓愈《晚春》詩云:“草樹知春不久歸,百般紅紫斗芳菲。楊花榆莢無才思,惟解漫天作雪飛。”楊花榆莢既沒有芳香,也沒什么色澤,偏偏還趕在花事最忙的晚春季節,可它卻沒因才思低下而自慚形穢。你看它縱情曼舞,盡興飄飛,在百般紅紫的晚春圖上也添上了一段熱鬧。楊花非花。愿以楊花自勉。(費偉偉《楊花漫漫·后記》)
上一篇:《楊家有女初長成,養在深閨人未識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松柏本孤直,難為桃李顏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