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賞心樂事誰家院。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【名句】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賞心樂事誰家院。
【出處】明·湯顯祖《牡丹亭·驚夢》
【譯注】原來院子里姹紫嫣紅,鮮花開遍,但卻像這樣開在斷井頹垣處。面對如此良辰美景,我該怎么辦呢,老天爺?也不知這賞心樂事會落到誰家去?付與:交給,隨著。頹:倒塌,衰敗。奈何:怎么辦。賞心樂事:賞心,愉悅的心情。樂事,令人高興的事情。南朝宋謝靈運《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》:“天下良辰、美景、賞心、樂事,四者難并。”
【用法例釋】一、用以形容鮮花開在斷壁殘垣等荒僻清冷處,很少有人觀賞。[例]“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賦予斷井頹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賞心樂事誰家院。”每年都去圓明園,計劃今年初雪再往,一路顛簸而去,繞湖游園,看柳岸殘荷自孑孑。(高鑫《游園舊夢》)二、用以形容雖有良辰美景卻無心觀賞,無福消受,嘆惋這等好事不知何人落得享受。[例]在盛世今日,我們面對的正是這樣的美好景象,可不要忘了,弄不好就會成為——“原來姹紫嫣紅開遍,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。良辰美景奈何天,賞心樂事誰家院?”雖然姹紫嫣紅開遍,雖然良辰美景猶在,但如果連生存的第一要素“吃”,都無法安全、安心,那么,“賞心樂事”真不知在“誰家誰院”了。(徐迅雷《全民族保胃戰》)
上一篇:《卻將萬字平戎策,換得東家種樹書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
下一篇:《去年今日此門中,人面桃花相映紅.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.》什么意思|出處|翻譯|用法例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