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民有恥心,則何盜之有》原文與賞析
晉國苦盜。趙文子謂晉侯曰:“君欲無盜,莫若舉賢而任之;使教明于上,化行天下,民有恥心,則何盜之有?”①(《列子·說符》)
【注釋】 ①苦:以什么為苦惱。
【譯文】 晉國苦于盜賊橫行、猖獗。趙文子對晉侯王說:“君王若想要本國無盜賊,沒有比推舉賢能、任用賢能更好的辦法了。通過禮義廉恥的道德教化,讓百姓有以盜為恥的羞恥之心,那么哪里還會有盜賊呢?”(后來果然,晉國的盜賊在晉國呆不下去,都跑到秦國去了)
【感悟】 這個故事是道家對儒家德治、禮樂教化的一個反諷。
實則,治理盜賊光有“恥心”是遠遠不夠的,最根本的是要有“不盜之心”——富有了,還會去偷盜嗎?
這對于我國治安方面的“綜合治理”,應該有所啟迪。
上一篇:《民有私榮,則賤位卑官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民勝其政,國弱;政勝其民,兵強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