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
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
出處
象曰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潛龍勿用,陽在下也。見龍在田,德施普也。終日乾乾,反復道也?;蜍S在淵,進無咎也。飛龍在天,大人造也。亢龍有悔,盈不可久也。用九,天德不可為首也。
——《周易·乾·象》
譯文
天的運行剛勁強健,君子因此不停息地發憤圖強。龍潛在水中,暫時不能發揮作用,因為陽剛之爻處在初爻之位。龍出現在田間,君子之德,澤及天下。君子整天勤奮不息,反復踐行天道。相機而動,躍起上進,無咎害。飛龍上天,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現。龍高飛到了極點,必有過悔,因為盈滿的狀態不可持久。出現一群龍,都不以首領自居。
名句解讀
“天行”就是“天道”,“健”就是健壯、運動不息;“天行健”是說天道日夜運行,四季交替,雷動風散,雨潤日照,永不止息?!熬右宰詮姴幌ⅰ?,就是在這種天道啟發下人道的表現。天道運行,一往無前,任何力量也無法阻擋。作為人來說,應該效法天道,充分發揮自己的生命活力,樹立奮發進取、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。
經典故事
晉代的祖逖胸懷坦蕩,具有遠大抱負,可他小時候卻不愛讀書。進入青年時代,他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,于是就廣泛閱讀書籍,認真學習歷史,從中汲取豐富的知識,學問大有長進。在他24歲的時候,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,他沒有答應,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。
后來,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。他與劉琨常常同床而臥,同被而眠。一天半夜,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,他一腳把劉琨踢醒,對他說:“你聽見雞叫了嗎?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?”劉琨欣然同意。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,銀光飛舞,劍聲鏗鏘。寒來暑往,從不間斷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,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俊才,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,又能帶兵打勝仗。后來,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,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;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,兼管并、冀、幽三州的軍事,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。
公元313年,祖逖以奮威將軍、豫州刺史的身份進行北伐。當他北渡長江,船至中流之時,眼望滾滾東去的江水,感慨萬千。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,想到困難的處境和壯志難伸的憤懣,他熱血涌動,豪氣干云,于是敲著船楫朗聲發誓:“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,有如大江!”祖逖所部紀律嚴明,得到各地人民的響應,數年間收復黃河以南大片土地,使得石勒不敢南侵。他自己也因而晉封鎮西將軍。
歷史上這樣的人和事很多。仲尼處在困厄之中而作《春秋》,司馬遷受宮刑卻完成了《史記》,曹雪芹家境敗落而寫出了不朽的《紅樓夢》。名人多出自磨礪,偉人多奮發于逆境,強者是用努力和堅持鍛造出來的。
上一篇:《天下之難事,必作于易;天下之大事,必作于細》賞析|譯文|出處|解讀|
下一篇:《夫圣賢之書,教人誠孝,慎言檢跡,立身揚名》賞析|譯文|出處|解讀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