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勇于認錯》原文與賞析
廉頗①負荊②。
【注釋】①廉頗:戰國時期趙國人,杰出的將領。②荊:落葉叢生灌木,高四五尺,莖堅硬,可作杖。
【典故】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載:戰國時期,趙國有兩個著名的人物,一個是身經百戰,以驍勇而聞名于諸侯國的大將廉頗;另一個是能言善辯,足智多謀的宰相藺相如。當廉頗已經聞名于諸侯國時,藺相如還是趙國一個默默無聞的門客。后來由于藺相如連立大功,被趙王封為宰相。廉頗聽到后非常不服氣,他逢人就說:“我做大將軍多年,為趙國立下了汗馬之功,而藺相如僅憑幾句言辭,就位居我上,況且他出身低微,對此我感到非常羞恥!”并揚言如果遇到藺相如,要當面羞辱他。藺相如知道后并不計較,反而時時處處避開廉頗。當藺相如的門客問他是不是害怕廉頗時,他解釋說,他之所以避開廉頗,并不是為怕他,而是考慮到如果兩人相斗,勢必會給其他諸侯國以可乘之機,這樣一來,趙國就會有滅亡的危險。廉頗聽到這些話后,深為感動,于是敞開衣衫,背著荊條,親自登門向藺相如謝罪。藺相如見廉頗負荊來請罪,連忙熱情地出門迎接。從此他們成為好朋友,同心協力保衛趙國。
【評說】“人非圣賢,孰能無過”。不管如何盡量避免犯錯誤,從未犯過錯的人恐怕沒有!因此,人的一生實際上能做到的是少犯錯誤。問題是犯了錯誤怎么辦?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勇敢地承認錯誤。如果連第一步——承認自己有錯誤都做不到,哪里還有下一步——改正錯誤呢?敢于面對自己的錯誤并且改正錯誤,這樣的人是勇敢的、光明磊落的人,也是真實可信的人。
上一篇:《再書姚仲實先生文學研究法後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勇而無禮則亂,直而無禮則絞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