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軍行(烽火照西京)
作者: 張鐵明
【原文】:
楊炯
烽火照西京,心中自不平。
牙璋辭鳳闕,鐵騎繞龍城。
雪暗凋旗畫,風多雜鼓聲。
寧為百夫長,勝作一書生。
【原文作者】:楊炯
【鑒賞】:
《從軍行》是以歌詠遠征士兵勞苦為主題的樂府詩題。唐朝初期,西北邊地常有抗擊敵人侵擾的戰事發生。“初唐四杰”之一楊炯,年少熱忱,積極向往邊塞的從軍生活,于是借用這個詩題,寫下了上面這首詩。詩中描寫了一個書生投筆從戎,在邊塞參加戰斗的全部過程;其中也透露了詩人立功邊塞的志愿。
第一句和第二句寫軍情緊急,書生心緒激蕩:烽火臺上濃煙滾滾,報警的火花映照著京城長安的上空;邊境上敵人進犯的消息頻頻傳來,我的心中自是難以平靜。
第三句和第四句緊接著敘述軍隊出師的神速:我們的主將領了發兵的兵符,剛剛還在朝廷辭別;這會兒,已率領著驍勇的鋼鐵騎兵包圍了敵人的要塞重地一龍城。
第五句和第六句通過對戰地風光的描寫,展現了艱苦、激烈的鏖戰場面:陰云朔雪,白日無光,軍旗上的彩畫顯得黯淡失色;狂風呼嘯著,常常與雄壯的戰鼓聲交雜在一起。戰場上殺聲震天,將士們奮勇爭先,正在與敵人拼搏廝殺。
最后兩句直接表達了書生投筆從戎,保疆衛國的豪情壯志;我寧愿當一名低級軍官,馳騁戰場,沖鋒陷陣,奮勇殺敵;這遠遠勝過做一個文弱書生啊!
詩歌極力渲染戰場上金鼓殺伐、悲壯激烈的氣氛,這恰恰是為了更好地烘托出參戰將士立功邊塞、豪邁雄壯的精神風貌。不管戰爭環境是如何的艱苦險惡,出征將士在戰鼓聲的激勵下,硬是頂風冒雪,浴血奮戰,頑強殺敵;他們一心要立功報國,表現了堅強無畏、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。詩中那位愛國書生慷慨激昂,投筆請纓,以保衛邊疆的愛國熱情投入戰斗,斗志旺盛,充滿了豪情。整首詩體現了雄勁剛強、高昂激越的風格,具有鼓舞人心的感染力量。在初唐詩壇上,這是一首難得的邊塞詩佳作。
上一篇:《從軍行(海畔風吹凍泥裂)》少兒唐詩鑒賞
下一篇:《從軍行(琵琶起舞換新聲)》少兒唐詩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