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以其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》原文與賞析
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,故能為百谷王①。是以圣人欲上民,必以言下之;欲先民,必以身后之。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,處前而民不害。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。以其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②。(《老子·六十六》)
【注釋】 ①百谷:百川,“泉出通川為谷”。②上民:位居民之上,統治人民。先民:位居民之前,率領人民。不重:不累。
【譯文】 大江大海之所以能夠海納百川、成為許多河流匯聚的地方,是因為它善于處下,因而能夠成為許多河流匯聚的地方。因此得道的圣人要想在上面統治人民,言語必須謙讓,讓人民有優先的話語權;要想在前面率領人民,利益必須謙讓,做到先人后己。因而圣人在上面而人民感覺不到壓迫,在前面而人民感覺不到危害。所以天下百姓樂于擁戴他而不覺得厭倦。由于他不與人爭,所以天下也就沒有人能夠與他爭。
【感悟】 大江大海與誰爭流水了? 可是流水自來。圣人與誰爭功名了? 可是功名自來。為什么? 因為他們謙下處后、虛懷若谷。
上一篇:《以仁得之,以不仁失之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以其所難,勝其所易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