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以仁得之,以不仁失之》原文與賞析
孟子曰:“三代①之得天下也以仁,其失天下也以不仁。國之所以廢②興③存亡者亦然。天子不仁,不保四海④;諸侯不仁,不保社稷⑤;卿大夫不仁,不保宗廟⑥;士庶人不仁,不保四體⑦。”(《孟子·離婁上》三)
注釋
①三代:指夏、商、周三個朝代。夏禹、商湯、周武三位明君因行仁政而建立夏、商、周三朝,夏桀(jié)、商紂(zhòu)、周幽三位暴君因行不仁而滅了夏、商、周三朝。②廢:衰敗。③興:興旺,昌盛。④四海:指天下。⑤社稷(jì):古代帝王和諸侯祭祀的土神“社”和谷神“稷”的合稱,后來泛指國家。⑥宗廟:這里指卿大夫的封地食邑。⑦四體:指四肢、身體,生命。
譯文
孟子說:“夏、商、周三代的開國君主因行仁政而得天下,他們的后代因行不仁又失去了天下。一個國家興敗存亡的原因也是這樣的。天子不仁,就會失去天下;諸侯不仁,就會失去國家;卿大夫不仁,就會失去封邑;士人和百姓不仁,就會失去生命。”
感悟
因愛所得的不會因愛而失,而是因不愛而失。
上一篇:《以人格劃人等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以其不爭,故天下莫能與之爭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