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無用之用與有用之用》原文與賞析
莊子行于山中,見大木,枝葉盛茂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。問其故,曰:“無所可用。”莊子曰:“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。”
夫子出于山,舍于故人之家。故人喜,命豎子殺雁而烹之。豎子請曰:“其一能鳴,其一不能鳴,請奚殺?”主人曰:“殺不能鳴者。”明日,弟子問于莊子曰:“昨日山中之木,以不材得終其天年;今主人之雁,以不材死。先生將何處?”莊子笑曰:“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。”①(《莊子·山木》)
【注釋】 ①木:樹。不材:沒有用處。天年:自然壽命。豎子:小子,家童。雁:古代有雁報曉的說法。
【譯文】 莊子攜帶弟子在山中行走,遇見一棵大樹,大樹枝繁葉茂。伐木的人從它旁邊經過,并沒有砍伐它。問是什么緣故,答道:“它沒有什么用處。”莊子對弟子說:“這棵樹因為沒有什么用處而得長壽。”
莊子他們出了山,住宿在一位老朋友家里。朋友很高興,叫家童殺一只雁來招待。家童詢問道:“兩只雁,一只打鳴,一只不打鳴,請問宰殺哪一只?”主人說:“殺不打鳴的那一只。”第二天,弟子問莊子:“昨天山中的那棵大樹,因為沒有什么用處而得享天年;今天主人家的那只雁,卻因為不能打鳴、沒有什么用處而被殺。先生,您將如何處置呢?”莊子笑道:“我將處在有用與無用之間。”
【感悟】 大樹無用而保命,家雁無用而喪生。
人生之禍患,要隨機應變、趨利避害。
上一篇:《無用之用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無病第一利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