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妨慈悲之道》原文與賞析
凡愚吝惜①家財,靡②有舍心,而喪軀命,但③為貪生,恒④憂不活。遂使妻兒角⑤目,兄弟鬩墻⑥,眷屬乖離,親朋隔絕。良⑦由慳⑧因慳緣,慳法慳業(yè)。乖菩薩之心,妨慈悲之道,不生救護之意,唯起煩惱之情。如是之愆⑨,實由慳貪為本也。(《法苑珠林》)
注釋
①吝惜:當(dāng)用的財物舍不得用,過分地愛惜。②靡(音“米”):無、沒有。③但:只、僅。④恒:經(jīng)常的。⑤角(音“決”):競爭、爭勝。⑥鬩墻:弟兄們在家里爭吵,“鬩”即爭吵。⑦良:確實、真。⑧慳:吝嗇。⑨愆:罪過、過失。
譯文
凡夫俗子因為吝惜家中的財物,沒有舍棄的念頭,因此丟失了身家性命。因為貪生怕死,就常常擔(dān)憂活不成了。于是,使得妻子兒女爭斗反目,弟兄互相爭吵,家眷親屬失和分離,親朋好友斷絕往來。這些情況實際上都是由于吝嗇所致。不順從菩薩的心意,妨害了慈悲的道理,沒有助人救人的心思,只有煩惱的情緒。像這樣的錯誤,根源其實就在于吝嗇、貪心。
感悟
人,是社會的人。在社會中,人需要朋友、親人、家庭,才能生存、生活。吝嗇和貪心具有劣根性。貪婪必然會使人為了一己之利而與人爭斗,剝奪別人應(yīng)有的利益,甚至導(dǎo)致眾叛親離。我們何不舍棄自己的一些利益,以博愛之心和仁慈之德,來換取與別人的良好關(guān)系和自己內(nèi)心的寧靜呢?
上一篇:《婦人求子(《百喻經(jīng)·婦女欲更求子喻》)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富不如貧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