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貪天之功(《百喻經·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》)》原文與賞析
昔有國王,產生一女。喚醫語言:“為我與藥,立使長大。”醫師答言:“我與良藥,能使即大。但今卒無,方須求索。比得藥頃,王要莫看。待與藥已,然后示王。”
于是即便遠方取藥,經十二年。得藥來還,與女令服,將示于王。王見歡喜,即自念言:“實是良醫,與我女藥,能令卒長。”便敕左右,賜以珍寶。
時諸人等笑王無智,不曉籌量,生來年月,見其長大,謂是藥力。
譯文
從前有個國王,生了一個女兒,他把醫師招來:“給我一種藥,讓我女兒吃了立即長大!”醫師回答說:“我有一種好藥,給公主吃了,就能讓她立即長大。但是現在我倉促而來,還沒有這種藥,必須去尋找。在我找到藥之前,大王不能看望公主,等我給她服了藥之后,再請大王見她。”
于是,醫師便到很遠的地方去找藥。過了十二年,他把藥取回來了,給公主服下去,然后帶上她去見國王。國王見了非常高興,自言自語地說:“真是一位好醫師,給我女兒吃了藥,讓她一下子就長這么大了。”便吩咐左右的人拿出許多珍寶,賞賜給這位醫師。
人們都譏笑國王無知,不懂得計算自己女兒的年齡,看見女兒長大了,竟然以為是藥的作用。
感悟
狡猾的醫師,愚蠢的國王。
醫師的行為,可以用“貪天之功”來概括。這里的“天”指的是自然規律。醫師利用人必然會長大這條自然規律欺騙了國王。當然,醫師有他的聰明之處。他之所以敢于冒死欺騙國王,是因為他能夠洞察國王的愚蠢。國王當然是愚蠢之至。他相信世界上真有一種藥,嬰兒吃了能夠立即長大。他不曉得女兒出生已有十二年了,自然應該已經長大。這樣的錯誤,智力正常的人是不會犯的。
但如果我們運用哲學觀點再作一點深入的分析,還可以指出國王在思維方法上的一個錯誤——將完全不具有因果關系的兩個事物,斷定為具有因果關系的。醫師的藥和公主的長大之間,本來不具有任何因果關系。但是國王在醫師的誘導下,卻將前者斷定為后者的原因。思維方法中的這類錯誤,智力正常的人未必不會犯。這倒是值得我們引以為戒的。
上一篇:《謀之于陰 成之于陽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蹄窩易被水灌滿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