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逄蒙學射》原文與賞析
逄蒙①學射于羿②,盡羿之道,思天下惟羿為愈己,于是殺羿。
孟子曰:“是亦羿有罪焉。”公明儀曰:“宜若無罪焉。”曰:“薄乎云爾③,惡得無罪?鄭人使子濯孺子④侵衛(wèi),衛(wèi)使庾公之斯⑤追之。子濯孺子曰:‘今日我疾作,不可以執(zhí)弓,吾死矣夫!’問其仆曰:‘追我者誰也?’其仆曰:‘庾公之斯也。’曰:‘吾生矣。’其仆曰:‘庾公之斯,衛(wèi)之善射者也,夫子曰吾生,何謂也?’曰:‘庾公之斯學射于尹公之他,尹公之他學射于我。夫尹公之他,端人也,其取友必端矣。’庾公之斯至,曰:‘夫子何為不執(zhí)弓?’曰:‘今日我疾作,不可以執(zhí)弓。’曰:‘小人學射于尹公之他,尹公之他學射于夫子。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。雖然,今日之事,君事也,我不敢廢。’抽矢扣輪,去其金,發(fā)乘矢⑥而后反。”(《孟子·離婁下》)
注釋
①逄蒙:射手,當是羿的學生。②羿(yì):也稱“后羿”,善于射箭,傳說為中國夏代有窮國的君主,后來被神化,有“后羿射日”的傳說。③薄乎云爾:像云彩那么薄罷了,指很輕微。④子濯(zhuó)孺子:鄭國大夫。⑤庾(sōu)公之斯:衛(wèi)國大夫。⑥乘矢:四支箭。
譯文
逄蒙跟著羿學習箭術(shù),把羿的技術(shù)都學到了,就想著天下只有羿的射箭技術(shù)能夠超過自己,于是就把羿殺了。
孟子說:“這件事羿本人也有過錯(他選錯了人)。”
公明儀說:“羿應(yīng)該沒有過錯吧。”
孟子說:“只是說輕微罷了,怎么能說沒有過錯呢?鄭國派子濯孺子侵犯衛(wèi)國,衛(wèi)國派庾公之斯追討。子濯孺子說‘我現(xiàn)在疾病發(fā)作了,連拿弓的力氣都沒有了,我死定了!’又問趕車的隨從‘是誰在追我?’隨從說‘是庾公之斯。’子濯孺子說‘那么,我還能活命。’隨從疑惑地問道‘庾公之斯,是衛(wèi)國的射箭高手,先生卻說我還能活命,為什么?’子濯孺子說‘庾公之斯的射箭技術(shù)是向尹公之他學的,尹公之他又是向我學的。尹公之他是一個行為公正的人,他交接的人也必定是行為公正的人。’庾公之斯追趕上來了,大聲問道‘先生,您為什么不拿弓箭?’子濯孺子說‘我今天疾病發(fā)作了,沒有力氣拿弓箭了。’庾公之斯說‘我是向尹公之他學的箭術(shù),尹公之他又是向您學習的。我不忍心用您的箭術(shù)來傷害您。可是今天的事情是國家的公事,我不敢違背。’于是庾公之斯就拔出箭來在戰(zhàn)車的車輪上敲打、把箭頭去掉,向子濯孺子射了四支無頭箭就回去了。”
感悟
逄蒙與庾公之斯,都是神射手,一個無情、一個有道,他們二人情操的高低一目了然。
上一篇:《適得其反《百喻經(jīng)·比種田喻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逝將去汝,適彼樂土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