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禮記·坊記》:“子云:“善則稱人,過則稱己,則民不爭;善則稱人,過則稱己,則怨益亡。”又說:“善則稱人,過則稱己,則民讓善。”
本段大意:有好事就歸功于別人,有錯事就歸罪于自己,這樣,人與人之間就不爭、無怨、就能相互讓善。這是要人寬以待人,嚴于律己。
《禮記·坊記》:“子云:“善則稱人,過則稱己,則民不爭;善則稱人,過則稱己,則怨益亡。”又說:“善則稱人,過則稱己,則民讓善。”
本段大意:有好事就歸功于別人,有錯事就歸罪于自己,這樣,人與人之間就不爭、無怨、就能相互讓善。這是要人寬以待人,嚴于律己。
上一篇:《善作者不必善成,善始者不必善終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
下一篇:《善善而不能用,惡惡而不能去.》是什么意思,出處是出自哪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