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禮義廉恥》原文與賞析
何謂四維?一曰禮,二曰義,三曰廉,四曰恥。禮不逾節(jié),義不自進,廉不蔽惡,恥不從枉。故不逾節(jié)則上位安,不自進則民無巧詐,不蔽惡則行自全,不從枉則邪事不生。(《管子·牧民》)
【注釋】枉:歪邪,指壞人。
【譯文】什么叫四維?一是禮,二是義,三是廉,四是恥。有禮,人們就不會越軌;有義,就不會妄自冒進;有廉,就不會掩飾過錯;有恥,就不會追隨邪念。所以,人們都不越軌,統(tǒng)治者的地位就安穩(wěn);都不妄自冒進,民眾就不會有奸巧和欺詐行為;都不掩飾過錯,品行就自然端正;都不追隨壞人,邪惡的事情也就不會發(fā)生。
【評說】禮、義、廉、恥作為基本行為準則已深植于中國人的心中。不欺暗室的人被當做君子來推崇,而“寡廉鮮恥”的評價卻是對一個人的徹底否定。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,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(yǎng)是中國傳統(tǒng)知識分子的共識。
上一篇:《禮義之始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禮之用,和為貴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