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兵貴致人,非欲拒之》原文與賞析
太宗曰:“鐵蒺藜、行馬①,太公所制,是乎?”靖曰:“有之,然拒敵而已。兵貴致人,非欲拒之也。太公《六韜》言守御之具爾,非攻戰(zhàn)所施也。”(《唐李問對·卷中》)
【注釋】①蒺藜、行馬:都是古代軍中的防御武器。
【譯文】太宗說:“鐵蒺藜、行馬,有人說是太公所發(fā)明的,是嗎?”李靖說:“有這件事,不過只是用來阻擋敵人前進的武器而已。用兵貴在調(diào)動敵人,不是只想著阻止敵人。是太公在《六韜》中所講的守衛(wèi)防御的工具,而不是用于攻戰(zhàn)的設(shè)施。”
【評說】眾所周知,治水之道在于宜疏不宜堵。同樣,用兵之道也貴在牽制和調(diào)動敵人,而不是依仗蠻力死打硬拼。
上一篇:《兵貴為主,不貴為客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冰炭不同器而久,寒暑不兼時而至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