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兵貴為主,不貴為客》原文與賞析
太宗曰:“兵貴為主①,不貴為客②??退?,不貴久,何也?”靖曰:“兵,不得已而用之,安在為客且久哉?《孫子》曰:‘遠輸則百姓貧’,此為客之弊也。又曰‘役不再籍③,糧不三載’,此不可久之驗也。臣較量主客之勢,則有變客為主、變主為客之術?!?《唐李問對·卷中》)
【注釋】①主:古代軍事術語,指戰爭中在自己的土地上防御的一方。②客:指戰爭中攻入他國境內的一方。③籍:征用。
【譯文】太宗說:“用兵以防御為貴,而不以進攻為貴。進攻時要迅速,不能太久,這是為什么呢?”李靖說:“興兵作戰,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的,進攻時怎么能拖延太久呢?《孫子兵法》上說‘遠途運輸就會使百姓貧困’,這是進攻方的最大弊端。又說‘兵員不可以多次征集,糧食不可以多次運輸’,這是作戰不可太久的經驗。我通過比較防御和進攻的兩方形勢,就可以掌握變客為主、變主為客的方法了。”
【評說】這種基于慎戰思想而提出的攻防觀有其合理性。但另一方面,一個富有經驗和盛名的指揮官大多主張進攻,進攻常常被看做是最佳的防守。借用克勞塞維茨的話說,就是:應該把轉入反攻看做是防御發展的必然趨勢,是防御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;不論在什么場合,如果通過防御形勢所取得的勝利在軍事上不以某種方式加以利用,而聽任它像花朵一樣枯萎凋謝了,那就是重大的錯誤。迅速而猛烈地轉入進攻(這是閃閃發光的復仇利劍)是防御的最光彩的部分。簡言之,以進攻為手段的防守才是真正奏效的防守??傊?,攻中有防,防中有攻;攻防兼備,不可偏廢。
上一篇:《兵勝于朝廷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兵貴致人,非欲拒之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