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兵勝于朝廷》原文與賞析
明乎禁舍①開塞,民流者親之,地不任者任②之。夫土廣而任則國富,民眾而制則國治。富治者,車不發軔③,甲不出櫜④,而威制天下。故曰:“兵勝于朝廷。”(《兵談第二》)
【注釋】①禁舍:即用刑罰來禁止犯罪,用賞賜來鼓勵立功。②任:利用。③軔(rèn):固定車輪并阻止其轉動的木頭。④櫜(gāo):即盛放盔甲的套子。
【譯文】(治理國家的關鍵,)在于明確各種制度,該禁止的禁止,該舍棄的舍棄;該提倡的提倡,該杜絕的杜絕。人民流離失所的必須加以親撫他們,土地荒蕪空閑的必須要開墾利用。土地遼闊而又能得到利用,國家就富庶;人口眾多而又組織有序,國家就安定。富庶安定的國家,戰車不必出動,盔甲不必啟封,憑借強大的威懾力就能使天下歸附。所以說:“軍事上的勝利取決于朝廷的政治和謀略。”
【評說】古代兵家極其重視道義對戰爭的意義。孫子提出“五事”(道天地將法)之說,“道”居首位;克勞塞維茨也說,戰爭是政治的繼續。以此看來,戰爭與政治如影隨形;政治是軍事家的靈魂,而不懂政治的軍人充其量只能是個武夫。
上一篇:《兵者,詭道也》原文與賞析
下一篇:《兵貴為主,不貴為客》原文與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