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唐五代文學·陳陶·隴西行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
誓掃匈奴不顧身,五千貂錦喪胡塵。〔2〕可憐無定河邊骨,〔3〕猶是春閨夢里人。
〔1〕《隴西行》是樂府舊題,多詠邊塞生活。陳陶用舊題作新辭。他的《隴西行》是組詩,共四首,這是第二首。隴西,指今甘肅、寧夏隴山以西地區。作者以漢代李陵伐匈奴全軍覆沒的事實為題材,表現了反戰思想。陳陶(公元約812~885),字嵩伯,鄱陽(今江西波陽)人,一作嶺南(今廣東)人。大中年間曾游學長安,后隱居南昌西山。有《陳嵩伯詩集》一卷。
〔2〕“誓掃”二句:二句本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說李陵“常思奮不顧身,以循國家之急。”“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,深踐戎馬之地。”貂錦,貂裘錦衣的省寫,是漢代羽林軍的服裝,這里借指精銳部隊。
〔3〕無定河:黃河中游支流(在今陜西北部),急流挾沙,時深時淺,故名。
這首詩通過古代一次著名戰役的悲慘結果,反映了戰爭對人民造成的苦難和不幸:那些已變成白骨的捐軀者,還是年輕婦女夢中的親人。五千人戰死,又造成多少寡婦呢。后兩句警奇而生動的形象,具有強烈的感染力,歷代傳誦,后人還以《春閨夢》為題,鋪展為反戰的戲曲。
上一篇:《唐五代文學·李白·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[1]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
下一篇:《明代文學·徐渭·題葡萄圖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