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唐五代文學·杜甫·絕句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
兩個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窗含西嶺千秋雪〔2〕,門泊東吳萬里船。〔3〕
〔1〕原詩四首:寫于廣德二年春天,杜甫回到成都草堂。這一首是第三首,描寫成都春日景物風光。
〔2〕窗含:在窗口里嵌著,實指從窗口望出所見景物若風景畫嵌入鏡框。西嶺:指岷山,山頂積雪長年不融化,故稱“千秋雪”。
〔3〕東吳:原指三國時建都于建業(今南京)的孫氏政權,后亦用以泛指今長江下游的江浙地區。萬里船:杜甫草堂東面不遠的錦江上,有一座“萬里橋”,古時由成都東下都從此上船。三國時諸葛亮送費袆出使東吳,曾在此餞行,費袆說:“萬里之行,始于此橋。”萬里橋由此而得名。杜甫此詩“萬里船”化用此典。
這首七絕歷來為世人稱道,在于構思與對仗之精巧。描寫春日景物風光,色彩清麗,幽美如畫,于恬靜中有動態,于適意中而面千秋、見萬里。《杜臆》曰:“草堂多竹樹,境亦超曠,故鳥鳴鷺飛、與物俱適;面對西山,古雪相映,對之不厭,此與拄笏看爽氣者同趣;門泊吳船,即公詩‘平生江海心,夙昔具扁舟’是也。歷來絕句中兩聯俱對者甚稀,此詩不但兩聯對仗,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、方位詞、數目詞,連顏色都對偶工整,做到了細類相對。古人教對偶多以此為范。像這樣一詩兩聯精妙的對偶是很難做到的,所以古人稱為“奇作”、“絕唱”。杜甫以律詩名世,絕句雖不多,也見功力。
上一篇:《宋代文學·趙師秀·約客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
下一篇:《老舍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