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漢代文學·《古詩十九首》·行行重行行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
行行重行行〔2〕,與君生別離。相去萬馀里,各在天一涯〔3〕。道路阻且長〔4〕,會面安可知!胡馬依北風〔5〕,越鳥巢南枝〔6〕。相去日已遠,衣帶日已緩〔7〕。浮云蔽白日,游子不顧反〔8〕。思君令人老,歲月忽已晚〔9〕。棄捐無復道〔10〕,努力加餐飯〔11〕。
〔1〕本篇為《古詩十九首》的第一首。“古詩十九首”是東漢末年無名氏的作品,非一人一時之作。因各篇風格相近,梁代蕭統將其合在一起,收入《文選》,題作《古詩十九首》,后人遂沿用這個名稱。詩中多寫游子思婦的離愁別恨和士子落拓失意苦悶徬徨之情。鐘嶸《詩品》評為“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謂幾乎一字千金”,后人視為定評。選文據逯欽立輯校《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》卷十二。
〔2〕行行重行行:走了又走。
〔3〕涯:方。
〔4〕阻:艱險。
〔5〕胡馬:北方所產之馬。
〔6〕越鳥:南方的鳥。巢:筑巢。
〔7〕緩:寬松。
〔8〕顧:念。反:同“返”。
〔9〕晚:年終。
〔10〕棄捐:拋開。
〔11〕加餐飯:多吃飯保重身體。
這是一首女子思念游子的詩。詩中極敘關山阻隔會見無期,又推測游子在外也會想念家鄉,繼而懷疑游子長期不歸是否為人所惑,最后思念至極,無奈自慰,說還是不提懷人之事,以多吃飯保重身體為是。全詩曲折淋漓地寫出了思婦豐富復雜、變化多端的內心世界。在藝術上善于運用比喻手法,并能不露痕跡地點化前人的詩句。
上一篇:《殷夫·血字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
下一篇:《宋代文學·辛棄疾·西江月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