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清代文學(xué)·錢大昕·弈喻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
予觀弈于友人所。一客數(shù)敗〔2〕。嗤其失算,輒欲易置之;以為不逮己也〔3〕。頃之,客請與予對局,予頗易之。甫下數(shù)子,客已得先手。局將半,予思益苦,而客之智尚有馀。 竟局數(shù)之〔4〕,客勝予十三子。予赧甚〔5〕,不能出一言。 后有招予觀弈者,終日默坐而已。
今之學(xué)者,讀古人書,多訾古人之失〔6〕;與今人居,亦樂稱人失。 人固不能無失,然試易地以處,平心而度之〔7〕,吾果無一失乎?吾能知人之失,而不能見吾之失;吾能指人之小失,而不能見吾之大失。 吾求吾失且不暇,何暇論人哉?
弈之優(yōu)劣,有定也。 一著之失〔8〕,人皆見之;雖護前者〔9〕,不能諱也。理之所在,各是其所是,各非其所非。世無孔子,誰能定是非之真?然則人之失者,未必非得也;吾之無失者,未必非大失也。而彼此相嗤,無有已時,曾觀弈者之不若已!
〔1〕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短文。錢大昕(公元1728~1804),字曉徵,一字辛楣,號竹汀,嘉定(今上海嘉定縣)人。乾隆進士,官至少詹事。乾隆四十年以后,主講鐘山、婁東、紫陽等書院。 著有《潛研堂文集》等。
〔2〕數(shù):屢次。
〔3〕逮:及。
〔4〕竟局:猶終局。
〔5〕赧(nan):因羞愧而臉紅。
〔6〕訾(zi):詆毀。
〔7〕度(duo):推測,估計。
〔8〕著(zhao):“著”的本字。
〔9〕前:指前此之失。
本文以下棋作喻,生動地說明了生活中的一個哲理,即觀人之失易,見己之失難。作者認為,只有易地以處,平心而度之,才能比較公允地評介一切事物。如果不管真理之所在,各是其所是,各非其所非,甚至彼此相嗤,就會永遠得不出正確的結(jié)論。文章以小及大,寓意深刻。說理層次清晰,邏輯性很強。文章以感嘆作結(jié),言已盡而意無窮,耐人尋味。
上一篇:《唐五代文學(xué)·韓愈·左遷至藍關(guān)示侄孫湘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
下一篇:《遼金文學(xué)·宇文虛中·念奴嬌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