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先秦文學(xué)·《詩經(jīng)》·氓(衛(wèi)風(fēng))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
氓之蚩蚩〔2〕,抱布貿(mào)絲〔3〕。匪來貿(mào)絲〔4〕,來即我謀。〔5〕。送子涉淇〔6〕,至于頓丘〔7〕。匪我愆期〔8〕,子無良媒。將子無怒〔9〕,秋以為期〔10〕。
乘彼垝垣〔11〕,以望復(fù)關(guān)〔12〕。不見復(fù)關(guān),泣涕漣漣〔13〕。既見復(fù)關(guān),載笑載言〔14〕。爾卜爾筮〔15〕,體無咎言〔16〕。以爾車來,以我賄遷〔17〕。
桑之未落,其葉沃若〔18〕。于嗟鳩兮〔19〕,無食桑葚〔20〕。于嗟女兮,無與士耽〔21〕。士之耽兮,猶可說也〔22〕。女之耽兮,不可說也。
桑之落矣,其黃而隕〔23〕。自我徂爾〔24〕,三歲食貧〔25〕。淇水湯湯〔26〕,漸車帷裳〔27〕。女也不爽〔28〕,士貳其行〔29〕。士也罔極〔30〕,二三其德〔31〕。
三歲為婦,靡室勞矣〔32〕。夙興夜寐〔32〕,靡有朝矣〔34〕。言既遂矣〔35〕,至于暴矣〔36〕。兄弟不知〔37〕,咥其笑矣〔38〕。靜言思之〔39〕,躬自悼矣〔40〕。
及爾偕老〔41〕,老使我怨〔42〕。淇則有岸,隰則有泮〔43〕。總角之宴〔44〕,言笑晏晏〔45〕。信誓旦旦〔46〕,不思其反〔47〕。反是不思〔48〕,亦已焉哉〔49〕!
〔1〕這是一首棄婦詩。“氓”,民,百姓,多指外地遷來之民。在這首詩里,指遺棄抒情女主人公的那個(gè)人。衛(wèi)國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北部和河北省南部一帶。《衛(wèi)風(fēng)》共十首,這首詩是第四篇。
〔2〕蚩蚩(chi):同“嗤嗤”,笑嘻嘻的樣子。
〔3〕布:布匹。貿(mào):交易。以布貿(mào)絲,古時(shí)以物易物的交易形式。一說“布”指古代貨幣,此用“抱”布,恐非貨幣。
〔4〕匪:同“非”,不是。
〔5〕即:就,到我這里。謀:謀求,指謀求婚事。猶言來打我的主意。
〔6〕子:你,指男子。涉:渡過。淇:衛(wèi)地水名。
〔7〕頓丘:地名。
〔8〕愆(qian):誤。愆期,指拖延、耽誤了婚期。
〔9〕將(qiang),請求。鄭玄《毛詩傳箋》:“將,請也。”無,通“毋”,不要。
〔10〕秋以為期:以秋天為婚期。猶言將我們的婚期就訂在秋天。
〔11〕乘:登上。垝(gui):毀壞。垣(yuan):墻。此謂登上那斷墻,以便遠(yuǎn)望。
〔12〕復(fù)關(guān):地名。詩中男子所住的地方。朱《集傳》:“復(fù)關(guān),男子之所居
也。”
〔13〕漣漣:淚水不斷的樣子。
〔14〕載笑載言:又笑又說。表示高興、興奮。
〔15〕爾:你。卜:用龜甲占卜吉兇。筮(shi):用蓍草測算吉兇。
〔16〕體:卦象。咎言:不吉利的話。
〔17〕賄:財(cái)物,此指嫁妝。遷:遷徙,指嫁過去。
〔18〕沃若:鮮嫩潤澤的樣子。比喻青春年華。
〔19〕于(xu):通“吁”。吁嗟,感嘆聲。鳩:斑鳩鳥。
〔20〕桑葚(shen):桑樹的果實(shí)。傳說斑鳩食桑葚多則醉,比喻女子太戀于情也會沉迷。
〔21〕耽(dan):借作“酖”,嗜酒,引申為迷戀、沉醉于男女之情。
〔22〕說:通“脫”,擺脫,解脫。
〔23〕隕(yun)落:比喻女子年老容顏衰殘。
〔24〕徂(cu):往,指出嫁。
〔25〕三歲:泛指多年。食貧:過貧苦日子。
〔26〕湯湯(shang):水流滾滾的樣子。
〔27〕漸:浸濕。帷裳:車上的布幔。此寫被拋棄后返歸娘家。
〔28〕爽:差錯(cuò),過失。
〔29〕貳:同“二”,二其行,前后行事不一,指初時(shí)要好,后又變心,變化無常。
〔30〕罔:無。極:止,定。罔極,無常,沒有準(zhǔn)則。
〔31〕二三其德:德行不專一,變化多端。
〔32〕靡:無,不。室勞:家務(wù)勞動。此謂家中的勞作無不是我來承擔(dān)。
〔33〕夙:早。興:作。寐:睡。此謂早起晚睡。
〔34〕靡有朝:沒有一朝不這樣,即天天如此。
〔35〕言:語助詞,無實(shí)義。遂:成。指家業(yè)有成,即日子過得好了。
〔36〕暴:暴戾,粗暴。指丈夫虐待。
〔37〕不知:不理解,不諒解。
〔38〕咥(xi):冷笑的樣子。
〔39〕靜言:冷靜地。
〔40〕躬:自身。悼:傷。此謂只有自我哀傷。
〔41〕及爾:與你。偕老:同老,即白頭到老。
〔42〕怨:怨恨。
〔43〕隰(xi):水洼處。泮(pan):水邊。此謂河水、濕地還有個(gè)岸邊,意謂自己的苦處卻無邊無際。
〔44〕總角:發(fā)髻,古代未成年男女的發(fā)式。此指未成年時(shí)。宴:歡樂。
〔45〕言笑:說說笑笑。晏晏:快活融洽的樣子。
〔46〕信誓:誠懇的誓言。旦旦:光明無欺的樣子。
〔47〕反:違反,變心。此謂不想對方會違反誓言而變心。
〔48〕是:指過去的誓言。此謂違反的誓言也就不去想了。
〔49〕已:止。焉、哉:二詞連用,意在加重語氣。此謂那就只好算了吧,表示就此斷絕關(guān)系。
這首詩是棄婦的怨辭。主人公泣訴自己錯(cuò)誤的愛情、不幸的婚姻,她的悔、她的恨和她的決絕。她與“氓”原來由戀愛而結(jié)婚,過了多年窮苦的日子。她勤勞持家,當(dāng)家境寬裕、她年老色衰時(shí),竟被丈夫無情地遺棄,典型地反映了舊社會婦女婚后被遺棄的命運(yùn)。作品有很強(qiáng)的敘事性,故事比較完整,可以作為一首敘事詩。全詩按照發(fā)展順序,用“賦”的藝術(shù)手法,即鋪陳其事而言之,把概括敘述與細(xì)節(jié)描寫相結(jié)合,同時(shí)通過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,把感情熔鑄于敘事、議論之中,使作品又具有抒情的感人力量。
上一篇:《先秦文學(xué)·屈原·橘頌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
下一篇:《宋代文學(xué)·辛棄疾·水龍吟》原文、賞析、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