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的解釋|燕的意思|“燕”字的基本解釋
燕子是非常令人喜歡的小鳥,它在屋檐下銜泥筑巢,與房屋的主人親如一家,不忘舊主,秋去春來,呢喃的燕語又帶來春天的信息。它們哺育幼雛,日夜辛勞地飛來飛去,忘我勤奮,催人奮進。歷朝歷代的文人騷客都喜歡吟詠燕子。宋代范成大的詩中有:“幾處雙飛燕,銜泥上藥欄。莫叫驚得去,留取隔簾看。”清代呂霜詩中有:“一年社日都忘了,忽見庭前燕子飛。禽鳥也知勤作室,銜泥帶得落花歸。”劉禹錫在《烏衣巷》這首詩中寫道:“朱雀橋邊野草花,烏衣巷口夕陽斜。舊時王謝堂前燕,飛入尋常百姓家。”蘇軾在《蝶戀花》詞中是這樣寫的:“花退殘紅青杏小,燕子飛時,綠水人家繞。枝上柳綿吹又少,天涯何處無芳草!”這些林林總總的名家詩句都是以燕子來抒發自己的情懷,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,感人肺腑,流傳千古。
在民間,千百年來流傳著燕子的故事。燕子給正直善良的弱者銜去神奇的種子,給他們帶來吉祥幸福,總之,燕子是善良美好的化身。
但是,燕子形象還有飽含深刻的史學、文化內蘊,有它的史料價值。這要從殷商時代說起。
燕子在古文獻中稱為“玄鳥”。玄鳥也就是紅黑色的鳥,它們有小鉗子似的嘴,布帛似的雙翅,剪刀形的尾巴。其實,“燕”字在甲骨文中就出現了,字形像一只或閉口或張口的燕子的形狀。“燕”字有兩種讀音,當鳥和人名講時念yàn,當地名和化妝品名講時念yān。
《詩經》、《史記》、《離騷》等文獻中,都記載著一個神話傳說:天帝命玄鳥飄然而下,來到人間,留下鳥卵,被有戎(róng)氏女子簡狄吞食,于是生下契(qì)。契長大后做了唐堯的司徒,因他有功,唐堯把河南一帶的土地封給了他,并賞賜姓“子”。契就是商的始祖。商是以燕子為圖騰的氏族,燕子是商氏族崇拜的祖先和保護神。到了契的時代,商才基本上實現了由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,才有了本氏族的世系。
周滅商,建周之初,最嚴重的問題是如何處置商的遺民,這是關系新生王朝存亡的大事。周王朝對商遺民的態度和處理辦法:一是安撫,讓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建立宋國,使殷商遺民有祭祀祖先的地方,而且宋國的地位在諸侯中最高;后來武庚因為背叛周朝而被鎮壓,但是宋國卻仍然存在。二是加強管理和控制,如封專管征伐的召(shào)公奭(shì)在河北一帶為燕國;用以加強控制殷商的遺民。
“燕”字對周王朝和殷商遺民都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字。東漢許慎作《說文解字》這部書時,五百四十個部首里沒有“燕”字,而把“燕”字排在“魚”字部首里。古人認為文字的作用是中介載體,后人通過文字認識前代,“燕”字正是這樣一個字。這也是中國人民特別是中國北方人珍愛燕子的一個原因。
“燕”字現在主要用在人名和地名上。但婦女常用的化妝品胭脂也同地名“燕”有關,殷紂王時代,從河北一帶的紅藍花中提取的紅色用來涂抹女人的臉頰是很美麗的,那時管這種化妝品叫“燕支”。后來人們把“燕支”寫成帶月(肉)旁的“胭脂”。漢代匈奴王的妻妾被稱為“閼(yān)支”,是借用漢語中的“燕支”來形容她們的美麗。
上一篇:灶的解釋|灶的意思|“灶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版的解釋|版的意思|“版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