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的解釋|如的意思|“如”字的基本解釋
從字形上看,甲骨文中的“如”字寫作“
”,盡管后來字體歷經演變,但基本字形沒有改變,字的一邊是“口”,另一邊是“女”。“口”表示主人的命令,也可以理解為順從的人先用口表示接受;“女”表示像女子一樣被迫服從,因為古代女子以隨從為美德。《說文解字》解釋說:“如,從隨也。”也就是說,“如”字的本來意義是“隨從,依照”。今天人們常說的“稱心如意”、“如期完成”、“如法炮制”等等詞語,其中的“如”用的就是本義。
依葫蘆畫瓢,總會產生近似的藝術效果。所以,“如”字由“依照”的意思,又引申出“如同、好像”的意思。例如,《詩經·王風》中有一句詩說:“一日不見,如三秋兮。”就是說,一天不見,如同離別了三年一樣。這里的“如”字,就是“如同”或者“好像”的意思。又如,《論語·子張》中說:“君子之過也,如日月之食焉;過也,人皆見之;更也,人皆仰之。”意思是,君子的過失,好像日蝕、月蝕,犯錯誤的時候,每個人都看得到;更改的時候,每個人都仰視他。這里的“如”字,也是當“如同”或者“好像”講。“文如其人、如花似玉、幾十年如一日”,這些地方的“如”字都是當“如同”或者“好像”講。
人們常說的“如同……一樣”,是指兩種事物進行比較時,其中的一種趕得上另一種。因此,“如”字又有“及”和“趕得上”的意思。例如,《孟子·告子下》中的警句: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意思是:有利的時機比不上有利的地形,有利的地形比不上人心團結。這里的兩個“如”字都是當“趕得上”或者“及”講。我們平常所說的“百聞不如一見”、“相見不如懷念”中的“如”字,也是當“趕得上”或者“及”講。
清代學者段玉裁在《說文解字注》中談到,“如”字還表示“往”和“到什么地方去”的意義。這個意義是從“如”字的本義“隨從”中引申出來的。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中有:“楚子使屈完如師。”這里的“如”就是指楚王派屈完到軍隊去。今天,漢語中依然保留和沿用了這種用法,如委婉地說“上廁所”為“如廁”。
在文字的歷史演變進程中,“如”字逐漸地虛化為連詞,常用來表示一種假設關系,如王昌齡的《芙蓉樓送別辛漸》這首詩中有:“洛陽親友如相問,一片冰心在玉壺。”這句詩可以翻譯成為“如果洛陽的親友探詢我的情況,那么就告訴他,我的心像冰一樣明潔晶瑩。”這里的“如”字是當“如果”講。在現代漢語中,“如”字往往是用“如果”、“假如”這樣的詞來替代的。例如:“如果春天不播種,秋天就不會收獲。”這樣的句子在口語中很多。
我們還常常見到“空空如也”、“突如其來”這樣的詞語,這就涉及到了“如”字作助詞的用法。《詩經·鄭風》這首詩中唱道:“有美一人,婉如清揚。邂逅相遇,與子偕臧。”大意是:偶然遇到一個眉清目秀、風姿誘人的姑娘,想要與她共度人生。這里的“如”并沒有什么實在意義,僅僅是作詞尾,表示一種美好的狀態而已。
上一篇:女的解釋|女的意思|“女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婚的解釋|婚的意思|“婚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