閉的解釋|閉的意思|“閉”字的基本解釋
閉字的本義為關門。在金文中,閉字是兩扇門中間一個“十”字形,像關門所用的鎖拴一類的東西,也具有孔隙的意思。《說文解字》中說:“閉,闔門也。”是說閉字的本義是指關門,“門”中的部分不是“才”字,而是指關門的拴或者鎖孔。閉門,也就是關門。閉門羹,指訪問時遭主人回避拒絕,不得相見。這里的閉字,就是用的本義。
閉字的本義是關門,引申它也指關閉、合攏。《農(nóng)政全書》里寫道:“稻花必在日光中始放,雨久見小閉其竅而不花。”這里的閉也是當合攏講。意思是說,稻花需要在陽光中才能開放,如果連日下雨,它的花竅就合攏著不會開花。閉關自守,指封閉關口,不與外界交往,也比喻因循守舊,不接受外界新事物。閉目塞聽,就是合攏起眼睛、堵住耳朵,形容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、不了解。這兩個成語中的閉字,都是當關閉或者合攏講。
門關起來就意味著不通,所以,閉也含有閉塞、阻塞不通的意思。《易經(jīng)》中有:“天地閉,賢人隱。”是說天地閉塞,賢德之人就會隱去不出。這里的閉,就是阻塞不通的意思。這句話隱含著國王或君主如不能廣開言路,廣納賢才,賢明有識之士就不會暴露出來。
唐代詩人白居易在《青冢》篇里說道:“傳是昭君墓,埋閉蛾眉久。”蛾眉,指美貌的女子。這里的閉當掩蔽講。《三國演義》第65回里有這樣一句話:“吾聞越之西子,善毀者不能閉其美。”意思是:我聽說越國的西施很美麗,就是那些善于丑化別人的人,也不能掩蔽她的美麗。
門關起來就蘊含著躲藏、隱蔽的意義,所以,閉字的本義引申,它也有隱藏的意思。《莊子·繕性》里這樣說道:“非閉其言而不出也,非藏其知而不發(fā)也。”意思是說,要想修養(yǎng)、改變自己的性情,必須隱藏自己要說的話和知道的事。這里的閉,就是當隱藏講。從這個意義再引申,閉也有收藏的意思。
成語“閉月羞花”,是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麗,能夠使月兒隱藏起來,不敢露臉,使花兒感到相比之下自己害羞。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四折中唱道:“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,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。”是說因為容貌太美麗了,所以免不了遭到一家大小被斬草除根的下場。
在古代,立秋、立冬也叫“閉”,意思是開始閉藏的節(jié)氣。因為一到立秋以后,農(nóng)戶就要收藏農(nóng)作物了。而立冬以后,天氣寒冷,人們就要關起門來,以躲避寒冷。
“閉門卻掃”的故事,說的是東漢初年,曲陽縣令馮衍,因為理政有方,在被壓抑多年以后,終于升為司吏從事,但又因交涉外戚被罷免了官職。回鄉(xiāng)后馮衍痛感世態(tài)的炎涼和官場的黑暗,因此閉門謝客,不再與外界來往,最后因生活極度潦倒而死亡。
后來,人們就用“閉門卻掃”來指代馮衍的遭遇,也用來指關上大門,不再掃路迎客,比喻和外界斷絕往來,隱居不出。
閉還有停止、結束的意思,如閉會、閉幕等等。
閉也是姓氏。
上一篇:達的解釋|達的意思|“達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問的解釋|問的意思|“問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