晴的解釋|晴的意思|“晴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晴”的古字為“”。《說文解字》上說:“晴,雨而夜除星見也。”本意是指夜里雨止云散,天上出現星星,后來泛指雨雪停止、無云或少云的天氣,白天有太陽,夜里有星星、月亮。
“晴”的反義詞是“陰”。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在《水調歌頭》里說:“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”意思是說,人間有悲哀,有歡樂,有離別,有聚合,正像月亮有時遇到陰天,有時遇到晴天,有時圓滿,有時殘缺,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就難以十全十美。
“晴”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一個字。帶有“晴”的詞,大多都與好天氣有關。如“晴川”,就是晴天下的江面。唐代詩人崔顥在《黃鶴樓》這首詩里說:“晴川歷歷漢陽樹,芳草萋萋鸚鵡洲。”意思是說,從晴天的江面上望過去,對岸漢陽城的樹木歷歷在目,鸚鵡洲上的芳草茂密碧綠,生機盎然。明朝時,在與黃鶴樓隔江相對的地方建了一個閣,取名就叫“晴川閣”。唐朝詩人劉禹錫在《秋詞》這首詩里說:“晴空一鶴排云上,便引詩情到碧霄。”意思是說,在秋天晴朗的天空下,一只白鶴沖天而起,把我的詩情也引到了湛藍的九霄。
晴是個形聲字,日是形旁,表示意義;青是聲旁,表示讀音。一說到晴,大多都與太陽或陽光有關。如“晴美”就是晴朗美麗,“晴嵐”是指晴天山中的霧氣,“晴弄”是指晴天天亮時的鳥鳴聲,“晴旭”就指陽光,“晴沙”是指陽光照射下的沙灘,“晴翠”是指陽光照在碧草上反射出的一片翠綠的顏色。唐代詩人白居易,在《賦得古原草送別》里說:“遠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”意思是說,遠處的芳草蔓延到了古道上,它們沐浴著明媚的陽光,碧綠一片,直到荒城下。
當然,含“晴”的詞并不都與“天晴”、“太陽”有關。比如,“晴河”指的是銀河;“晴絲”是指蟲類吐出的,在空中飄蕩的游絲;“晴虹”既指晴空下的彩虹,又是燈的別名。含“晴”的詞也不光指美好。比如,“晴天霹靂”,意思是晴天打響雷,比喻突然發生的令人震驚的事情或災禍,也作“青天霹靂”;俗語“晴天開水路”則比喻無事生非;“天晴不肯走,只待雨淋頭”,比喻不識時務、自討沒趣或招致災禍。
“晴”在不同的方言里還有不同的用法。比如說,“晴起”是指凌晨;“晴正”指陰雨后天氣晴朗;“晴開了”指雨過天晴;“晴亮晌”形容天氣晴好;“晴天兒漏”是指出太陽時下的雨;“晴冬爛年”,說的是立冬這天,如果天氣晴好,那么春節時必定是陰雨天;“晴天開水道,須防暴雨時”,比喻趁早作好準備。
由雨雪停止引申,“晴”也可以當“停止”講,如“晴水”就是指雨停了。由停止的意思再引申開去,“晴”又比喻淚水停止或者淚干。宋代蘇軾的《南鄉子·送述古》里說:“今夜殘燈斜照處,熒熒,秋雨晴時淚不晴。”這里的“晴”都是止的意思。“熒熒”指微弱的光亮。作者用秋雨停止但是淚卻不止,表達了不忍別離的心情。
上一篇:斗的解釋|斗的意思|“斗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朝的解釋|朝的意思|“朝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