妻的解釋|妻的意思|“妻”字的基本解釋
中國各地對“妻子”的叫法是有差異的。比如說,北京、濟南、西安等廣大北方地區一般叫“媳婦”、“老婆”,長沙、武漢一帶叫“堂客”、“家里的”,南昌叫“女客”或者“老婆”,福建省的福州一帶叫“老媽”。各地對妻子的稱呼盡管不一樣,但是,都能明白指的是“妻子”。
在中國,男子和女子結婚以后,男子便是“夫”,女子便是“妻”。妻與夫相對,在甲骨文里,“妻”是一個用會意法造出來的字,像手抓住長發婦女的樣子,據說這個字是上古時代掠奪婚姻的反映。到了金文里,“妻”字的下部是一個雙手交叉疊放腹前端莊坐著的女子的形象;字的上部,有一只手像是抓住女子頭發的樣子,也有人認為這是正在給這個女子戴頭飾。一般認為這個字由“女”、“手”、“頭”三個象形部分構成。發展到秦代小篆,“妻”字的上部和下部都有所改變,但“手”的形態依舊沒有變化。在隸書中,小篆的圓轉線條完全變成了方折的筆畫。再往前發展到楷書,已經看不出它的原始意義了。
在中國的古代,并不是所有的男子的配偶都可以叫“妻”,它是有嚴格等級差別的。古代的著名典籍《禮記》里說:“庶人曰妻。”意思是說,那些沒有封爵、沒有官職的平民百姓的配偶才叫“妻”。諸侯的正式配偶叫“夫人”,帝王的正式配偶叫“后”,也就是皇后的“后”。古代的等級森嚴,由此可見一斑。
古往今來,“妻子”是構成中國每個家庭的半邊天。中國人的家庭婚姻以牢固、穩定著稱于世,這與家庭中勤勞賢惠、勤儉持家的妻子有重要關系。所以,中國的民間對妻子、媳婦的作用是非常肯定的。這從各地流行的許多諺語當中就可以看出來。比如:“秧好一片谷,妻好一片福”、“家有賢妻,男兒不遭橫禍”、“妻賢夫禍少,子孝母心寬”、“要吃還是家常飯,要穿還是粗布衣,知冷知熱結發的妻”、“休妻如毀青苗”等等。
在漢字中,同“妻”字意義相當的字還有婦女的“婦”和“媳婦”的“媳”。
“婦”字甲骨文寫作:,《說文解字》對這個字的意思解釋是:“服也。從女持帚,灑掃也。”盡管“婦”也指丈夫的配偶,但它跟“妻”仍然有區別。凡是已經結婚的女子都可以稱為“婦”,但是,只有正式的配偶、嫡妻,才可以稱為“妻”。對于丈夫來說,“妻”和“妾”都是他的“婦”,但在一夫多妻制的社會里,只有經過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、明媒正取的嫡妻才可以叫“妻”。
再看“媳婦”的“媳”。最初,它寫作“息”,本義是生長繁育的意思,以后引申出來兒子的含義,但主要表示謙稱。“媳婦”的意思原來就是指兒子的妻子。由于“息婦”經常結合在一起使用,“息”字受到“婦”字的同化,所以也就加上了女字旁,寫成了今天的“媳”。后來詞義也發生了轉變,在“兒媳婦”、“娶媳婦”、“兄弟媳婦”、“婆媳關系”等現代詞語里,“媳”已經轉指妻子或者兒媳了。
上一篇:外的解釋|外的意思|“外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子的解釋|子的意思|“子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