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的解釋|切的意思|“切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切”的最初寫法是六七的“七”字。不過,那時的“七”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寫作一橫一豎相交叉的“十”字形,因為“十”字形很像當中切斷的樣子,符合“切”的含義。自從它被借用為數字七以后,不得不給它加個“刀”字,以作為“切斷”之“切”的專用字。《說文解字》中說“切”的本義就是“切斷”的意思。
中國有一個成語叫“切磋琢磨”,它的本義是指器物加工的四種工藝名稱。《爾雅·釋器》中說:“骨謂之切,象謂之磋,玉謂之琢,石謂之磨。”意思是說:把骨頭加工成器物稱為切,把象牙加工成器物稱為磋,把玉加工成器物稱為琢,把石頭加工成器物稱為磨。骨、象、玉、石分別要經過切、磋、琢、磨,才能夠成為珍貴的器物。后來,“切磋琢磨”也比喻在道德學問方面互相研討勉勵,取長補短。這個意思也可以簡單地說成是“切磋”,指互相觀摩,取長補短,如“切磋球藝”、“切磋技藝”等等。現代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“切瓜”、“切菜”、“切面包”等等,其中的“切”字都是用的本義,當“切斷”或“截斷”講。
被切斷的物體只有在與刀具的緊密接觸之下才能被切開,從這個意義上說,“切”也有兩物相接觸、相摩擦的意思,不過這時它要讀作“切(qiè)”。北宋王安石的《汴說》中有這樣一句話:“肩相切,踵接籍。”是說人們的肩膀挨著肩膀,腳底下亂碰亂踩。形容人多擁擠。
中醫是中國的傳統醫學,望、聞、問、切是中醫的傳統診斷方法。這里的“切”是指用手摸著病人的脈搏來診斷病癥,含有接觸的意思;“望”是指觀看病人的神色、舌苔;“聞”是指聽病人的聲音和喘息;“問”是指詢問病人的癥狀。
接觸或摩擦就要十分貼近,所以,“切”也含有“貼近”或“近”的意思。例如:“切身”是指跟自己有密切關系的;“切齒”是指咬緊牙關,形容極端憎恨;“切膚之痛”是指親身經受到的痛苦。“切”還有“符合”、“迫切”、“務必”、“正好”之意,如“切題”、“迫切”、“切記”、“切中”等等。
“切切”這個詞兒,是用來形容聲音的細和急。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中有這樣的句子:“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語。嘈嘈切切錯雜彈,大珠小珠落玉盤。”意思是:琵琶女彈奏的大弦激越奔放,就像那驟猛的急雨;而她彈奏的小弦又細又急,就像有人在小聲說話。大弦的奔放中柔和著小弦的細急,更像那大顆小顆的珍珠落到了玉盤之中的聲音。這里的“切切”就是“細而急”的意思。
“切”還指悲哀、凄涼的樣子,如“悲切、凄切”等等。“橫笛短簫凄復切”這句詩,是南朝時期陳朝文人徐陵《梅花落》中的句子,意思是:(在這梅花凋落的季節),無論是吹奏笛子還是短簫,都讓人產生一種凄涼又悲哀的感覺。這里的“切”就是當悲切或悲哀講。《紅樓夢》第38回里說道:“半床落月蛩聲切,萬里寒云雁陣遲。”這里的“切”是當凄涼講,“蛩”是指蟋蟀。
上一篇:冰的解釋|冰的意思|“冰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則的解釋|則的意思|“則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