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國寓言·水獺和鴻雁》寓言賞析
森林里流著一條彎曲的河,里面住著一只水獺。它有靈敏的聽覺,小魚在水中打泡,遠處岸上樹葉在飄落,都能夠聽見。不過, 它的眼睛小而近視,幾步外的東西一點也看不見。
河岸上居住著水獺的鄰居——一只鴻雁。鴻雁很驕傲,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,離水獺很近了。水獺忙停下工作,行個禮說:“您好!”鴻雁傲慢地微微點頭說:“你才看見我呀?可是我在河灣那邊早就看見你啦。你這眼睛會送掉你的小命呵! 可憐的瞎子,獵人可以空手抓住你!”
水獺不慌不忙地說:“你的視力確比我強很多倍,這是沒有疑問的。請你聽一聽,在第三道河灣那邊有沒有緩慢的流水聲?”
鴻雁仔細探聽了一下,說:“啥聲音也沒有! 你是說謊,連樹林里也沒有聲音哪!”
“您聽聽,那邊有沒有水濺聲?”
“哪兒?”
“第二道灣那邊。”
“沒有,一點也沒有,什么動靜也沒有。連樹林里也沒有動靜。”
“請您再聽一聽,”水獺等了一會兒說:“就在離這兒很近的地方有沒有水濺聲?”
“你說哪兒?”
“就在第二道灣這邊。”
“啥動靜也沒有,你是故意造假吧?”鴻雁實在無法相信水獺的話,這么反問。
水獺說:“我的耳朵對于我就象你的眼睛對于你一樣重要。再見!”說完就跳入了水中。鴻雁正要嘲笑水獺,忽然看見樹林那邊有一只小船,船上一位獵人正舉槍瞄準它。鴻雁剛想舉起翅膀,槍聲響了。鴻雁的腦袋倒了下去。
——蒙古族寓言(選自《中國民間寓言選》)
鴻雁的視力是很好的,聽力其實也不差,按理應比水獺更早發覺獵人.然而早早發覺獵人的竟是瞎眼水獺。鴻雁受過多次提醒還渾然不知,
結果被一槍了結——這是由于得意情緒沖掉了警惕性。鴻雁是被自己的驕傲情緒害死的。這篇寓言是對驕傲者的訓誡。
這則寓言還揭示了生理科學中的一個問題。瞎眼的水獺卻有超常的聽力,這是一種生理補償機制,以發達的聽力補償視覺的缺陷。人類中的盲人聽力便普遍優于正常人。蝙蝠視覺近于瞎子,而其“聽”力結構竟精妙到能接收超聲波。氣功修習中有所謂“開天目”一說,其法為閉目靜坐,意守眉心,據說功夫深者可憑這只無形的“眼”透視外物。這也似乎帶點“聽”的味道。其實這種“聽”是生命靈性的高度直覺。
為什么要以眼瞎或閉目——即“無視”為條件?因為有視則易為外象所擾,欲念叢生,神不歸舍。 去掉了物象和欲念,這時的“神”(精神、靈性)才極度純凈和平,這時人的“器”(如眼、 目等)才可極度敏銳。無視力的獺能直覺到極遠處的微響,原因就在這里。鴻雁的一腔驕躁攪得它的“神”紛奔離舍,其“器”便是擺設——不管它視力甚至聽力實際上如何好,都沒用。
所以,外在的“器”不是最重要的,內在的“神”才是更要緊的。水獺優于鴻雁的實際不是聽力,而是“神”。荀子說:“用志不分,乃凝于神。”凝于神,便可出現奇異力量。可見除掉包括驕躁在內的各種雜念是多么重要,凝神的功夫是多么值得修習。
上一篇:《亞非寓言·母親的心》寓言賞析
下一篇:《中國寓言·永某氏之鼠》寓言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