牽的解釋|牽的意思|“牽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牽”字在金文中和在《說文解字》中寫成像牽引著牛向前走的牛鼻繩的樣子。許慎解釋說:“牽,引前也。”也就是牽拉著向前走的意思。唐代大詩人杜甫的《兵車行》里有這樣的詩句:“牽衣頓足攔道哭,哭聲直上干云霄。”這兩句詩寫出了當時征兵從軍、老小妻兒攔道送別的悲慟場面。這里的“牽”字,就是用的本意,當“拉”或者“挽”講。俗言“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”中的“牽”字也是當“拉”講。
由牽引的意思引申,“牽”也有牽連、涉及的意思,如牽動,就是在一個整體中,一處變動牽連著其他部分也跟著變動;牽掣就是因牽連而受到影響。
“牽”的本義是拉著走,引申起來,它也有牽制、約束的意思。戰(zhàn)國大詩人屈原在《楚辭·招魂》中寫道:“朕幼清以廉潔兮,身服義而未沫;主此盛德兮,牽于俗而無穢。”意思是說,我從小就崇尚清正廉潔,但沒有感染別人;主上你品德高尚,雖然受一般人的制約,但沒有同流合污。這里的“牽”字,就是當牽制或者制約講;朕字當“我”講,朕專用作皇帝的自稱是從秦始皇開始的。古語“學者牽于所聞”這句話,是說有學問的人容易受自己所聽到的傳言的制約。拉著走含有強制、強迫著走的意思,這個意思引申,“牽”也有強制、勉強的含義。成語“牽強附會”,就是把關系不大或者沒有關系的事物勉強地扯在一起。
由牽引而行的本義引申,牽也含有引發(fā)、引起的意思。北宋的王安石有兩句詩是這樣說的:“少陵為爾牽詩興,可是無心賦海棠。”意思是說,少陵為自己引發(fā)出了寫詩的氣氛,可是自己卻沒有心思為那海棠作詩。“煙波草色時牽恨,風雨猿聲欲斷腸。”這是明代文學家楊基《長江萬里圖》中的詩句,意思是說,深綠色的波濤時時引發(fā)出滿腔仇恨,狂風暴雨中猿猴悲哀的叫聲讓你肝腸欲斷,傷心悲痛到極點,這兩句詩里的“牽”都是引發(fā)的意思。
牽牛星,本是宇宙中的一個星宿名,可在中國古代卻有一個關于牽牛星的神話非常美麗動人。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,玉皇大帝的第7個女兒耐不住上天的冷清和寂寞,她在和眾姐妹一同下凡洗澡時滯留在人間,和一個放牛的青年結為夫妻。這牛郎為人忠厚,熱情肯干。七仙女心靈手巧,織得一手的好帛,還生了一對乖巧伶俐的兒女。夫妻倆男耕女織,丈夫挑水,妻子澆園,日子快樂美滿。可是,玉皇大帝怎能容忍自己的女兒觸犯天條,就派天兵天將下凡,把織女強行抓走了。情急之中,織女順手甩下織布梭子,牛郎擔著一對兒女騎在老牛身上,沿著織女拋出的梭線,追上了天空。眼看就要追上了,突然間,一條銀河在牛郎眼前擋住了去路。從此,牛郎和織女被分隔在銀河的兩邊。那天正是農(nóng)歷的七月初七日。天上飛翔的鳥兒有感于牛郎和織女的純真愛情,就在每年農(nóng)歷七月初七日的晚上一同飛到天上,在銀河上搭起一座鵲橋,讓牛郎織女夫妻相會。民間俗語七月七日下雨節(jié),這雨就是牛郎織女相會時流下的淚水。
上一篇:牛的解釋|牛的意思|“牛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狂的解釋|狂的意思|“狂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