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的解釋|照的意思|“照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照”是一個形聲字,表示它意義的形旁是“火”,下面的四點就是“火”字的變形;表示它讀音的聲旁是“昭”。《說文解字》說:“照,明也。”“明”就是“照耀”的意思。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在他的《泊船瓜洲》這首詩中說:“春風又綠江南岸,明月何時照我還?”這里的“照”就是“照耀”的意思,是本義。
成語“吉星高照”的“照”字也是“照耀”的意思。吉星,指的是福、祿、壽三星,這三顆星照耀著人們,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。所以門上常見的對聯中就有:“福祿壽三星拱照,天地人一氣同春。”橫批是:“吉星高照”。在古代,不光是新春伊始,就是在結婚時的迎親行列中,也要有兩個向導走在最前面,每人手持一根長竿,一根長竿上掛著一個“箕”,也就是盛垃圾的器具;另一根長竿上懸著一面鏡子,合起來就叫“吉星高照”。“箕”的諧音就是“吉”,而且暗示搞好家務的意思;“鏡子”表示“照”的意思,可以用來梳妝,而且暗示“貞節可鑒”的意思。其中的寓意真是豐富多彩。
“照耀”是光線的直射,如果光線反射,也可以叫“照”。唐代詩人王維在《游春曲兩首》之一中說:“滿園深淺色,照在綠波中。”意思是:園中的各種景物及色彩被日光照射,它們的影像被反射在綠水中。我們通常所說的“照相”,也是一種反射現象。就是人物或景物被光線照射,反射到照相機的中底片上,形成形象。照相的結果叫“照片”,稱呼別人的照片可以說“玉照”,稱呼自己的照片應該說“小照”。這是文明禮貌在用詞上的表現。
成語“回光返照”,原來是指太陽剛落到地平線以下的時候,由于反射的作用,天空在短時間內顯得更明亮的現象。后來,人們用這個成語來比喻人在臨死之前精神忽然興奮起來;也用來比喻舊事物在行將滅亡之前的短暫興旺現象。
和“照相”的意思相近,用筆把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畫出來或寫出來,其結果就叫做“寫照”。比如:北宋張擇端的傳世名作《清明上河圖》,描繪了北宋時期京城汴梁和汴河兩岸的風俗民情,是當時具體情形的真實寫照。
能夠反射物體影像的東西除了水之外,那就是鏡子了。鏡子的別名又叫“照子”。據說這個名字來源于宋代。宋太祖趙匡胤的祖父名叫趙敬,為了避諱,就把“鏡”字改為“照”字或“鑒”字。所以銅鏡就叫“照子”或“銅鑒”。
“照會”是國家之間外交往來比較常用的一種文書,用作進行交涉時表明立場、態度或通知事項等等。這里的“照”是“知曉”的意思。
不管是照耀還是反射,都要有一個發光體,而最明亮的發光體當然是太陽了,因此日光也可以叫做“照”。唐代大詩人杜甫在《秋野》之四這首詩中說:“遠岸秋沙白,連山晚照紅。”“晚照”就是夕陽的光輝;葉劍英元帥在《七律·八十抒懷》這首詩中說:“老夫喜作黃昏頌,滿目青山夕照明。”“夕照”和“晚照”一樣,都是指夕陽的光輝。
上一篇:焚的解釋|焚的意思|“焚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父的解釋|父的意思|“父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