焚的解釋|焚的意思|“焚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焚”字是個會意字,它由上面的林和下面的火來會意。《說文解字》對焚字的解釋是“燒田也”,就是說焚的本義是縱火燒掉山林荒草以田獵。不過,這里的田,不是今天田地的田,而是遠古時代田獵的田。“田獵”,就是放火焚燒叢林荒草,將野獸趕出來加以獵捕。人類文明最先是從使用火開始的。人掌握了火以后,火的應用在田獵中產生了偉大的神力,它使一切野獸望而生畏。現在野獸都怕火,就是遠古田獵給它們留下的記憶。《說文解字》里“燒田也”的解釋,保存了焚字最原始的意義。
用焚燒的手段獵捕,毀了森林,也毀了野獸繁衍棲息的處所,帶有很大的破壞性。《韓非子·難一》里說:“焚林而田,偷取多獸,后必無獸。”意思是說,靠焚燒山林來進行田獵,以捕殺更多的野獸,這種做法的后果一定會使野獸滅絕。這說明,人們逐步認識到“焚林而田”的危害,于是前進了一步,改為用人舉著火把來將野獸從樹林中驅趕出來加以獵捕。
火攻是古代的重要戰術。焚在古代還指作戰使用的火攻方法。《公羊傳》中有這樣的話:“焚之者何,樵之也;樵之者何,以火攻之也。”樵是干柴,焚是在敵方的城堡營壘旁堆滿干柴,放火進攻。
焚在古代還是一種刑罰。《周禮·秋官·掌戮》里寫道:“凡殺其親者焚之。”意思是說,凡是殺死親人的都要被燒死,這和中世紀歐洲的火刑差不多。成語“憂心如焚”,就是形容心里憂慮得像火燒火燎一樣。
古人把窮兵黷武叫“玩火”,成語“玩火自焚”是比喻干冒險或害人的勾當,最后必定引火燒身,自取滅亡。古代暴君商紂王登鹿臺自焚,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
焚的常用意義是燒毀。《韓非子》里說:“千丈之堤,以螻蟻之穴潰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煙焚。”突是煙囪,煙囪縫隙漏出來的煙火極少,卻可把百尺高的大屋燒毀,比喻事故苗頭雖小,也要特別警惕。
由焚字構成的成語也不少。玉石俱楚,是說美玉和石頭一起被燒毀,比喻不分善與惡,美與丑,好與壞,都同歸于盡。焚舟破釜,是說燒毀船只,打破鍋,比喻決心堅定,不可動搖。焚琴煮鶴,就是把琴燒毀、把鶴煮掉,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。佛教中有一個最尊敬的禮節叫頂禮,焚香頂禮,就是頭、手、足五體俯伏在菩薩的足下叩拜,比喻虔誠的崇拜。《西湖佳話·六橋才跡》中說道:“今又聽得他來,不勝歡喜,大家都打點焚香頂禮迎接。”
《晉書》里記載:西晉時,有一個很著名的文學家名叫陸機,他和他的兄弟陸云并稱為“二陸”。陸機的文章美妙華麗,飄逸靈動。他所作的《辯亡論》和《吊魏武帝文》十分有名。他所寫的《文賦》是古代重要的文學論文。當時,有一個愛好詩文的崔君苗看了陸機的文章后自嘆不如,給陸機的兄弟陸云寫信說,想把筆硯都燒掉,以后不再寫文章了。后來,“焚筆硯”成為一個典故,用來指因為他人詩文高妙,自愧不如;或指不再著書寫作。
上一篇:熱的解釋|熱的意思|“熱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照的解釋|照的意思|“照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