染的解釋|染的意思|“染”字的基本解釋
關于“染”字的字形結構,目前通行的有兩種不同的說法。一種說法認為“染”是一個形聲字,左上角的三點水(氵)是它的形旁,表明染色與水有密切的關系;右上角的“九”和下邊的“木”組合在一起,成為一個“雜”字,表示這個字的讀音。另一種說法認為“染”是一個會意字,是由三個字組成的。三點水(氵)表示這個字和水有關;“木”字表示染料的來源和植物有關;“九”字當“多次”講,表明染色的工藝不止一道。盡管對字形結構的分析說法不一,但這個字的本義卻是相當明確的,那就是“染色”。
給紡織品染色這種工藝發(fā)明得相當早?!吨芏Y》說:“染人,掌染絲帛。”“染人”就是專門掌管給紡織品染色的官。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的哲學家墨子看見染絲,大發(fā)感慨:投到黑色里就變黑,投到黃色里就變黃。投入的地方不同,它的顏色也就不同。看來環(huán)境可以改變一切。
作為染色工作的手工作坊起源也很早。據說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盛行了。到了清朝乾隆年間,上海的染坊已經有了專業(yè)分工,按照所染顏色的不同加以分工。藍坊專染天青、淡青、月白;紅坊專染大紅、露桃紅;漂坊專門管漂白。當然,也有漂染各種顏色的雜色坊。
人類遺傳的主要物質基礎是染色體。這是細胞在分裂時出現的絲狀或棒狀體。把這種絲狀或棒狀體命名為染色體,是因為它們很容易被堿性染料染上顏色。
從詞的本義上說,“染”是一個中性詞,無所謂褒貶。但從詞義發(fā)展的角度來說,它的引申義卻走上了兩條不同的發(fā)展道路。第一條道路是向著貶義的方面發(fā)展。最常見的詞就是污染。凡是有害的東西侵入了正常的事物,我們都可以稱之為污染。如果有害的物質侵入了空氣、土壤、水源等生物賴以為生的東西,就被稱做環(huán)境污染。有一個成語叫“一塵不染”,它來自于佛教。佛教徒把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叫做“六塵”,修道者身心純正,不被六塵所污染,叫做“一塵不染”。后來這個成語擴大了適用范圍,既可指人品高潔,沒有沾染壞習氣,也可以指物品非常潔凈。如果“污染”用于人的身體方面,那就是指感染或傳染上了疾病?!案腥尽被颉皞魅尽痹龠M一步抽象化,就有了連累或牽連的意義。明代學者李贄在《史綱評要》中評述東漢末年的朋黨之禍時說:“時黨人獄所染逮者,皆天下名賢?!币馑际钱敃r被朋黨案所牽連被逮捕的,都是天下有名的文人。這里的“染”就是被連累的意思。
第二條道路是向著褒義的方面發(fā)展。把染色的工藝運用到國畫上,就成了畫國畫的一種特殊的技法。畫家用水墨或淡淡的色彩涂抹畫面,以達到加強藝術效果的目的。這就叫“渲染”。這種繪畫技法的用途后來被擴大,寫詩作文也常常使用這種渲染之法。
熏陶、熏染也是常見的褒義用法。《北史》在介紹某地風俗時說,這里的人們,衣服穿得整齊鮮麗,說話做事優(yōu)閑文雅,這種民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這里是讀書做官者的家鄉(xiāng),故“陶染成俗也”。
上一篇:數的解釋|數的意思|“數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柳的解釋|柳的意思|“柳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