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的解釋|木的意思|“木”字的基本解釋
傳說中國遠古的時候,人口很少,野獸卻很多,民眾時常受到野獸的傷害。那時候,有位圣人用“木”改變了民眾生活,他就是“有巢氏”。有巢氏教會了人們在樹上搭起木屋居住。由于這種房屋像鳥巢一樣,人們把這種做法叫“構木為巢”。住在這樣的木屋里好處很多,一來可以避免野獸的侵害,二來能夠防潮,有利于健康。如今,在中國南方的一些村寨中還能見到搭在木架上的竹樓木屋??磥?,“構木為巢”對于人們的生活影響是很大的。
古人生活離不開樹木,對樹木的觀察特別仔細,這從“木”字的寫法上體現了出來。
在“木”字的基礎上,古人創造了“本”字。在“木”字下面加上一小橫,指示根的部位,根就是本,是樹木生長的基礎,如果沒有根,就等于無本之木,現在我們常說“以人為本”說的也是這個道理。
“木”字上面加一橫就是“末”字。“末”是指樹梢,表示事物的末尾,漢語中有句成語叫“本末倒置”,意思是把樹根和樹梢顛倒了,比喻主次調換了位置。還有一句成語叫“舍本求末”,它的含義是舍棄主要的,抓了次要的?!氨尽焙汀澳本拖袷鞘挛锏膬蓚€極端,顛倒了就要出亂子。
數千年前,在黃河的中下游,也就是陜西關中平原和河南的豫中平原,有著成片成片的樹林。同樣是在這個地區,原始村落也很多。人們生活在這樹木繁多的環境之中,對樹木有著很深的了解。這對于古人創造與樹木有關的漢字可能會有幫助。比如說,一個木字是一棵樹,兩個木字并在一起就是一片林。東漢時期文字學家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里說:“平土有叢木曰林。”意思是在平原上成片的樹木叫做林。后來,“林”字的使用范圍擴大了,比如,林區、林海、叢林、園林,還可以說藝林、書林、民族之林,還有《語林趣話》欄目中的“語林”。
在甲骨文中,還有一個和“林”字很相象的字,這就是“森”字。三個“木”字并在一起代表著很大的樹林。森林中的樹木層層疊疊,密不透風。所以,人們常用“森”字表示嚴密,像“壁壘森嚴”、“戒備森嚴”。在漢語中還有一句成語叫“只見樹木,不見森林”,意思是只看見局部,卻看不見全體。對于觀察問題的方法來說,看不見全局是不好的。但在生活中無論是誰,一旦進了森林,恐怕只能看見樹木,因為森林太大,很難看見它的全貌。
因為樹木成長的周期性特征比較明顯,所以人們喜歡用“木”來比喻生命,如“枯木逢春”就是人們常說的話。唐朝大詩人劉禹錫曾寫過一首七律,其中有這樣兩句:“沉舟側畔千帆過,病樹前頭萬木春?!痹娙擞谩俺林邸?、“病樹”來比喻舊有的東西,用“萬木春”來比喻新生事物,說明了世界總要向前發展,新陳代謝總要繼續下去的道理。
上一篇:曹的解釋|曹的意思|“曹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未的解釋|未的意思|“未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