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的解釋|典的意思|“典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典”是個會意字,在甲骨文中寫成像雙手捧著書冊的情形;在小篆中,上面的部分像書冊,下面的部分像一個架子,字形看上去像是把書冊放在架子上?!墩f文解字》解釋說:“典,五帝之書也?!蔽宓凼莻髡f中的上古帝王。許慎認為,“典”就是把五帝的書冊編排起來放在一個支撐物上,就像把酒器放在架子上一樣,以示尊重。因此,典的本義就是重要的文獻,或者是可以作為典范的重要書籍。那些有指導和規范作用的常備工具書也叫典,例如字典、辭典、藥典、法典等等。成語三墳五典,指的是傳說中的最古老的書籍。三墳是伏羲、神農、黃帝之書;五典是虞舜等五帝之書。三墳五典又簡稱為典墳,可以泛指各種古書。
國家的法典、圖籍等重要文獻叫典籍。成語數典忘祖的故事出自《左傳·昭公十五年》。書中記載,晉國的大夫籍談出使周王朝,周景王問他晉國為什么沒有貢物,籍談回答說,晉國從來沒有受到過周王室的賞賜,所以沒有器物可獻。周景王說自從晉的始祖唐叔起就不斷受到王室的賞賜,責備籍談身為晉國司典的后裔,如果真的不知道這些史實,那就是“數典而忘其祖”。因為司典就是掌管典籍的官。后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本。
由經典引申,典又有準則的意思。例如:典范指的是可以作為學習、仿效標準的人或者事物;典刑的意思是舊法、常規,后來引申為模范、典范。宋代愛國將領文天祥的《正氣歌》里有這樣的句子:“哲人日已遠,典刑在夙昔?!闭苋酥腹糯艹鰝ゴ蟮娜宋?夙昔的意思是早晚之間。這兩句詩的意思是,古代杰出偉大的人物雖然離我們很遠,但是他們永遠是我們的榜樣。典刑在古代還有正法的意思。元代劇作家關漢卿的《竇娥冤》里記述了竇娥在法場上對她婆婆說的一段話:“我怕連累了婆婆……今日赴法場典刑。”典刑就是被處以死刑。
由準則再引申,典還有制度、法令、法規的意思。《隋書·牛弘傳論》里說:“采百王之損益,成一代之典章。”意思是吸取、采納歷代帝王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,制定我們現在的制度、法令。
“典禮”是指鄭重舉行的儀式,如結婚典禮、竣工典禮、畢業典禮等等。有一個成語叫“典重涂山”。相傳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會見各地首領的地方。后來就以“典重涂山”來比喻典禮重要、規模宏大。
“典”又可以作形容詞用,意思是文雅、不俗。例如:典雅是指文章、言詞高雅而不淺俗;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富于學養,莊重不俗。元代李好古的雜劇《張生煮?!防镉羞@樣的句子:“原來是個秀才撫琴,端的是個典雅的人兒?!薄岸说摹碑敼恢v?!暗溲拧本褪俏难?,文質彬彬,不俗氣。
“典”也作動詞用。例如:“典當”、“典押”中的“典”有抵押的意思;“典職”就是掌管政事;“典戎”、“典兵”就是統帥軍隊。
上一篇:具的解釋|具的意思|“具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鳳的解釋|鳳的意思|“鳳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