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涇渭分明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涇渭分明:jīng wèi fēn míng
詞源:《詩經·邶風·谷風》:“涇以渭濁,湜湜其沚。宴爾新婚,不我屑以。毋逝我梁,毋發我笱。我躬不閱,遑恤我后。”
詞由:這是敘寫一個妻子被丈夫遺棄的事。她被遺棄了,可是遲遲不肯走,希望丈夫能回心轉意。可是不走又怎么行呢?丈夫已經把新人娶回來了,他們兩個親熱得如同親兄弟一樣。她對丈夫怨恨起來了:我如同涇水一樣和渭水相比才顯得濁,可涇水在止而不流的時候也是清的。要不是和你的新人相比,我的容貌也并不丑啊!只因為她是新婚,你才嫌我不美而把我丟在一邊。既然這樣,那我的東西新人不要去動用。不過我也真傻,他已不愛我了,我還顧得子女嗎?想為親生子女保存一些東西。還有什么意義呢?
詞義:涇水濁,渭水清,兩水在合流時,兩股水分得清清楚楚。涇、渭:甘肅、陜西境內的兩條河,古人認為渭水清,涇水濁,實際上涇水比渭水清。比喻界限清楚,是非分明,一點也不含糊、混淆。
書證:林伯渠《和朱總出太行韻》:“涇渭分明緣底事,元戎總未計恩仇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涇濁渭清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滔滔不絕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