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的解釋|倒的意思|“倒”字的基本解釋
倒最初的意義是和到達的到相通的,這從到字在金文中的形體演變就可以看出來。在金文中,左邊是一個至字,右邊是個人形,說明人至某處就叫作到。后來,它右半部的人形變成了刀字,含義自然也由到達之意轉變?yōu)榈瓜轮?,同時,刀還可以表示到的讀音。所以,倒的最初意義是由到字來表示的。清代的潘奕雋在《說文解字通正》里指出,《太玄經(jīng)》中“顛衣到裳”的到就是顛倒的倒字。到是正字,倒是新字。后來,人們就造出這個單人旁的倒字,專門表示倒下之意。
宋代的徐鉉在《說文解字·新附》里解釋說:“倒,仆也?!逼?,就是倒下的意思。“蹴昆侖使西倒,蹋太(泰)山令東覆。”這是《漢書·文苑傳》里的句子,意思是,向昆侖山踢出一腳,可以使昆侖山向西倒下,向泰山踏上一腳,可以讓泰山向東倒下。《三國演義》第四十八回里說道:“周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,大叫一聲,應聲便倒?!边@兩個地方的倒字,都是倒下的意思。
倒字的本義是倒下。倒下,就意味著失敗。所以,倒也有失敗、敗退的意思。成語倒戈卸甲,是說放下武器,脫下戰(zhàn)服,認敗服輸。倒字當放下講,蘊含著失敗之意。
倒灶,也叫倒霉,指事情不順心。如《西游記》第二十五回里:“悟空笑著說,你遇著我就該倒灶,干我甚事。”這里的倒灶,就是倒霉之意。
“五更顛風吹急雨,倒海翻江洗殘暑?!边@是宋代詩人陸游的兩句詩,意思是,五更天時,狂風大作,暴雨驟降,猶如江河大海翻轉過來一般,夜間存留的暑熱完全被驅散了。后來,倒海翻江就成了一句成語,本意是指水勢特別大,比喻力量或者聲勢浩大。
倒也讀作去聲dào,主要是當顛倒(dǎo)、倒(dào)退講。
倒屐相迎的故事,說的是東漢末年,詩人王璨雖然才氣很高,但因為年輕,所以沒什么名氣。漢獻帝西遷長安時,王璨因為出身王公世家,就也隨著朝廷來到長安。左中郎將蔡邕看到王璨,認為王璨一定會才能出眾,是個奇才。蔡邕不僅是一個勇冠三軍的武將,還是一名頗有成就的文學家,在朝中名氣很高,家中經(jīng)常是高朋滿座。一天,蔡邕正在家大會賓客,聽說王璨來到門前,慌忙中倒穿了鞋子出去迎接。王璨來到客廳,眾賓客見他身材又小又年輕,滿座皆驚,不理解蔡邕為什么那樣熱情緊張地出迎。蔡邕看見大家驚異的樣子,就解釋說:他是王公的孫子,有與眾不同的才能,我比不上他。
后人從這個故事中,概括出成語倒屐相迎,也可以說成倒屐迎賓,形容熱情地迎接客人、對待客人。這里的倒字,就是當顛倒講。
“你天天念書,倒念糊涂了”這個倒表示轉折,當反而講。“他說話態(tài)度倒不錯”這個倒字是表示讓步?!安鑹乩镏箫溩印抢镉?,嘴里倒不出”這里的倒是倒出、傾出的意思。
上一篇:伏的解釋|伏的意思|“伏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具的解釋|具的意思|“具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