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心不在焉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心不在焉的拼音:xīn bù zài yān
解釋 心思不在這里。形容思想不集中。
出處 《禮記·大學》:“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《大學》本為《禮記》中的一篇,南宋朱熹將其列入《四書章句集注》,從而成為“四書”之一。
《大學》認為,一個要向天下闡明光明美好之德行的君主,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。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,首先應治理好自己的家庭。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,首先應修養自身。要修養自身,首先應獲得一定的知識。要獲得知識,就要探究事物的原理。事物的原理探究了,才能徹底深入地了解事物。徹底了解了事物,意念才能誠實。意念誠實了,心思才能端正。心思端正了,才能自我修養。自我修養好了,家庭才能得到治理。家庭治理好了,國家才能治理好。國家治理好了,天下才能太平。所以從天子到普通百姓,都要以修養自身為根本。
修養自身的關鍵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思。如何端正自己的心思呢?如果自己有所憤怒,心就不能得到端正;有所恐懼,也不能得到端正;有所喜好,也不能得到端正;有所擔憂,也不能得到端正。心思如果不集中在如何提高自己上,就會看了也看不見,聽了也聽不見,吃東西也會不知道滋味。因此,修身的關鍵在于端正自己的心。
近義 漫不經心
反義 全神貫注
例句
哥哥正在專心致志地看書,對于弟弟那些無聊的問題,他只是心不在焉地應付了幾句。
上一篇:《得隴望蜀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心有靈犀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